【明慧网2005年9月11日】中国文化中,“中庸”思想起源甚古。据史书记载,帝喾时便有“溉执中而遍天下”之说;尧舜时代,就有“允执其中”的说法。《周易》一书更是鲜明地体现了“尚中”的倾向,如在《易经》六十四卦中,被称为“中爻”的二、五两爻吉辞最多,足见其对“中”的重视。传统的“尚中”观念被孔子所继承,经孔子丰富完善和发展而形成的中庸思想,在历史上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成为千百年来君子仁人修身立志的标准之一。儒家阐述“中庸之道”的《中庸》一书,与《大学》、《论语》、《孟子》等并列称为“四书”。宋、元以后,《中庸》成为学校官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必读之书。
孔子是把“中庸”作为一种难能可贵的道德伦理准则而提出的。“中庸”作为一种思想方法,它能使人适其“度”;作为一种行为准则,它能使人合于“礼”;作为一种理想目标,它则帮助人们体认并受用宇宙自然的和谐之美。
孔子说:“君子中庸,小人违背中庸。君子之所以中庸,是因为君子随时做到适中,无过无不及;小人之所以违背中庸,是因为小人肆无忌惮,专走极端。”[1]
孔子的学生子贡曾经问孔子:“子张和子夏哪一个贤一些?”孔子回答说:“子张过份,子夏不足。”子贡说:“那么是子张好一些吗?”孔子说:“过份和不足是一样的。” [2]
孔子认为他的学生各有所偏,不合中行。他也曾教诲学生们不要退缩,也不要过头冒进,要进退适中。这就是孔子“过犹不及为中”的中庸思想。
从《论语》及相关典籍中不难看出,“中”是孔子品评人物、选才交友的标准之一,也是其自我修养的行为准则,也是成就“君子”品格的指导思想和行为原则。
“礼”是孔子中庸思想的规范原则。孔子特别重视“礼”在“中庸”中的意义和作用。孔子讲“以礼制中”,就是把礼作为中的规范准则和其尺度。讲究礼义,目的也是为了达到“中”,也就是“礼乎礼,所以制中也。”
孔子曾说:“过份恭敬,而不约之以礼,就未免劳倦;过份谨慎,而不约之以礼,就难免流于胆怯懦弱;过份敢作敢为,而不约之以礼,就难免盲动闯祸;过份直率,而不约之以礼,就难免尖酸刻薄。”[3]恭敬、谨慎、勇敢、直率,本来都属于人的好品德,但孔子认为,如果发挥不当,或不用礼来约束,其结果往往适得其反。很明显,在这里,“礼”是成就人之恭、慎、勇、直四德而使之适中的规范原则。
《礼记》中也说道,“富贵而知好礼,则不骄不淫;贫贱而知好礼,则志不慑”;“故君子有礼,则外谐而内无怨”,也说明礼具有致中的作用。
注:
[1]译自《中庸》;[2]译自《论语》;[3]译自《论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