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慧网二零零七年五月一日】晏子(?--公元前500年)名婴,字平仲,春秋时齐国人。曾辅佐齐灵公、庄公、景公三代。晏子为相,注重节俭,厉行仁政。在朝廷上,国君向他所有问询时,他就直言答对,绝不阿谀奉承,虚与委蛇。有一天,齐景公问晏子:“治理国家,最害怕的是什么?”晏子沉思了一会儿,回答说:“最害怕的是社鼠和猛犬。”
景公问:“为什么这样说呢?”晏子讲道:“社庙是用木质材料架构起来,再涂上泥土塑造而成。老鼠见那里有许多供品可食,就藏身在社庙,一生享用不尽。敬神的人,想捕杀这里的老鼠,用棍子打不着它;用火熏烤它吧,又怕烧坏了社庙;用水去淹灌它吧,又怕冲坏了社庙中的泥土。这些社鼠,可真是食用不尽,乐死无忧。国家也有这种老鼠,他们就是那些受到国君所任用的小人。这些小人对国君刻意逢迎,报喜不报忧。而对待百姓,则是欺压盘剥,无恶不做。老百姓对这帮害民贼,敢怒而不敢言,因为他们得到了国君的庇护。所以,我认为:要想把国家治理好,就要下决心除掉这些社鼠!”
那么,猛犬是比喻什么呢?
晏子接着讲:“有个卖酒的人,他家的酒,酿造的很好;他用来装酒的器皿,洗涤得也很清洁;酒店的招牌,挂得也很显眼。可就是没有人来光顾他的生意。他问老乡们是什么原因?老乡们回答:是因为你家,养了一只凶恶的猛犬。人们怕被猛犬所伤,都不敢到你家去买酒了!一个国家,也像酒店一样,要想国家兴旺发达,必须除掉阻挡百姓,伤害人民的猛犬。”
(事据《晏子春秋》卷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