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H Banner
关于法轮功
修炼园地
社会支持
时事评论
海外消息
大陆消息
明慧期刊
技术参考
天人之际
 
 法轮功简介  
 法轮功简介  
 如何开始学炼法轮功  
 如何开始学炼法轮功  
 法轮大法原著  
 法轮大法原著  
 普度◇济世  
 普度◇济世  
 大法炼功音乐  
 大法炼功音乐  
 正法之路图片展  
 正法之路图片展  
 健康调查报告  
 健康调查报告  
 
 个人修炼  
 个人修炼  
 正法修炼  
 正法修炼  
 修炼传神奇   
 修炼传神奇   
 小弟子园地  
 小弟子园地  
 初学园地   
 初学园地   
 古代修炼故事   
 古代修炼故事   
 
 缘归大法  
 缘归大法  
 道德升华  
 道德升华  
 祛病健身  
 祛病健身  
 法理认识  
 法理认识  
 
 师父评语文章   
 师父评语文章   
 法理切磋   
 法理切磋   
 修炼经历  
 修炼经历  
 特别推荐  
 特别推荐  
 提高心性   
 提高心性   
 从新修炼   
 从新修炼   
 洪法经验交流   
 洪法经验交流   
 其它   
 其它   
 
 讲真相救度世人  
 讲真相救度世人  
 正念化解迫害  
 正念化解迫害  
 用言行证实大法  
 用言行证实大法  
 
 关于正法修炼  
 关于正法修炼  
 关于发正念  
 关于发正念  
 正信正行  
 正信正行  
 
 小朋友的修炼故事  
 小朋友的修炼故事  
 福宝宝童话集  
 福宝宝童话集  
 青少年学大法  
 青少年学大法  
 
 外界褒奖  
 外界褒奖  
 世人正行  
 世人正行  
 各界声援  
 各界声援  
 支持决议  
 支持决议  
 人心渐明  
 人心渐明  
 
 修者评论  
 修者评论  
 澄清事实  
 澄清事实  
 世道人情  
 世道人情  
 外界评论  
 外界评论  
 
 神韵晚会  
 神韵晚会  
 社区活动  
 社区活动  
 声援大陆  
 声援大陆  
 综合报道  
 综合报道  
 媒体报道  
 媒体报道  
 法律起诉  
 法律起诉  
 海外案例  
 海外案例  
 法会掠影  
 法会掠影  
 海外简讯  
 海外简讯  
 
 迫害详情  
 迫害详情  
 综合报道  
 综合报道  
 大陆简讯  
 大陆简讯  
 温故明今  
 温故明今  
 劝善信  
 劝善信  
 声明洗脑作废  
 声明洗脑作废  
 参考资料  
 参考资料  
 
 明慧周报   
 明慧周报   
 明慧周报海外版   
 明慧周报海外版   
 明慧周刊   
 明慧周刊   
 明慧周末   
 明慧周末   
 明慧广播   
 明慧广播   
 真相报章  
 真相报章  
 影视天地  
 影视天地  
 美术美工  
 美术美工  
 音乐创作  
 音乐创作  
 文学创作  
 文学创作  
 电子书   
 电子书   
 其它   
 其它   
 
 综合性资料  
 综合性资料  
 地区性资料  
 地区性资料  
 专题性资料  
 专题性资料  
 
 电视片  
 电视片  
 动画  
 动画  
 闪画  
 闪画  
 
 连环画  
 连环画  
 漫画  
 漫画  
 绘画  
 绘画  
 洪法图片  
 洪法图片  
 贺卡  
 贺卡  
 光盘封面  
 光盘封面  
 其它  
 其它  
 
 歌曲演唱  
 歌曲演唱  
 器乐演奏  
 器乐演奏  
 歌词歌谱  
 歌词歌谱  
 
 小说  
 小说  
 剧本  
 剧本  
 寓言  
 寓言  
 诗歌  
 诗歌  
 民风  
 民风  
 儿歌  
 儿歌  
 对联  
 对联  
 其它  
 其它  
 
 网络突破  
 网络突破  
 计算机技术  
 计算机技术  
 印刷技术  
 印刷技术  
 排版技术  
 排版技术  
 VCD制作  
 VCD制作  
 条幅及标贴  
 条幅及标贴  
 手机安全  
 手机安全  
 磁带制作  
 磁带制作  
 广播电视技术  
 广播电视技术  
 图片和摄影  
 图片和摄影  
 其它  
 其它  
 
 善恶报应  
 善恶报应  
 警世预言   
 警世预言   
 生命奥秘   
 生命奥秘   
 科学我见   
 科学我见   
 宇宙时空   
 宇宙时空   
 文史漫谈   
 文史漫谈   
 其它   
 其它   
 
 善报  
 善报  
 恶报  
 恶报  
 
  • 按日浏览  
  • 订阅明慧  
  • 网站地图  
  • 下载中心  
  •  
     
  • 【西方文化】音乐家莫扎特(图)
  • 【西方文化】多才多艺的米开朗基罗(图)
  • 【西方文化】先哲苏格拉底(图)
  • 【传统文化】反省自己 勿责他人
  • 【传统文化】受污不辩 忍辱修德
  • 【传统文化】古代帝王以俭朴为荣
  • 【传统文化】素位而行 安分守己
  • 【传统文化】何谓“阴德”
  • 【传统文化】孔子论强
  • 轮回记实:通灵宝玉(图)
  • 【传统文化】好善足以治天下
  • 【传统文化】严以律己、宽以待人
  • 漫谈“婚姻”(1)
  • 解汉字救人
  • 【传统文化】命由天定 福祸自召
  •  

    首页 > 天人之际 > 文史漫谈


    古人论贵和


     
      打印版本


    【明慧网2006年5月13日】贵和就是在人际交往中崇尚和气、和睦、团结友善。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和”的内涵十分丰富,人与人之间、国与国之间要讲“和”;人与自然之间也要讲“和”。“和”的本意是和睦、协调。《周易》上说:“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又说:“同声相应,同气相求”;《论语》中也有:“礼之用,和为贵”的话。可见,古人非常重视“和”的作用。“和”,对于个人来说,就是要心胸开阔,刚柔适中;对于一个群体来讲就是要和平相处,彼此融洽。但是古人贵和不是无原则的。“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孔子《论语》)。贵和,一向是我们中华民族推崇的传统道德。

    儒家经典《尚书》上记载:“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尚书•尧典》),大意是尧能够发扬才智道德,用此来亲善同族的人;同族既已和睦了,再辨明(部落联盟)百官的优劣;百官的优劣辨明了,又努力团结各诸侯国。

    《尚书•尧典》描述的是尧、舜时期天下太平的景象。那时候,上下和睦,百姓安居乐业,所谓“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这是儒家的理想社会。而这一社会的形成,有赖于“和”。家族和、百官和、万邦和,天下太平。而要人和,就要求人人都自觉遵守共同的社会准则、社会道德。古人主张“克明俊德”,也就是强调要以才智和道德服人。

    《周易•系辞上》说:“二人同心,其利断金”,意思是二人同心协力,其锐利程度可以截断金属。这句话的后一句是“同心之言,其臭(气味)如兰”,我们平时说的“义结金兰”就是出自这里。崔鸿在《三十国春秋•西秦录》中也讲出了“单者易折,众则难摧”的道理。

    从前匈奴王的儿子们闹分裂,匈奴王就把他们召集起来,给他们每个人一支箭,让他们从中折断。每个王子都很轻易的做到了。匈奴王又给每个儿子一束箭,让他们折断,结果谁都做不到。匈奴王告诉他们,现在你们兄弟不和,每个人就象一支箭,很容易被敌人各个击破。如果你们兄弟团结,则如一束箭,没有人能够战胜你们,这就是“和”的力量。

    孔子说:“礼之用,和为贵”(《论语•学而》),即礼的作用,以“和”为最高境界。各种社会规范的制定,都应促進人与人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但孔子认为,“和”不是无原则的。他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孔子提出了君子与小人在人际交往原则上的不同。君子有自己的主张,同时又能宽厚待人,与人做到和睦相处,这就是“和而不同”;小人容易受到别人影响,人云亦云,阿谀奉承,但是一旦有了利害冲突,就不能与人融洽相处了,这就是“同而不和”。

    孔子还说:“君子和而不流”(《礼记•中庸》),大意是君子对待别人宽和但不盲从。古人把有较高品德修养的人称为君子,对君子给予很大的尊敬,但也有相应的要求。君子品行和善,看似温顺,然而内心刚毅。君子虽然谦和,却有自己的信念,所以不会随波逐流。

    谈到“和”,人们很容易想到孟子的话:“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下》),这是孟子谈论战争时说的话。所谓“人和”,就是人心所向,内部团结。孟子还谈到“与民同乐”的上下和谐的为政理念,他说:“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孟子•梁惠王下》)。圣明的君主总是与民众同甘共苦,心中装着天下百姓,这样才会受到民众的拥戴。

    对于人际交往中如何做到和气、和睦,古人也留下许多精辟之语。“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庄子•山木》),君子的交情虽淡,但长久亲切;小人的交情虽甜,但很容易断绝。可见,在古人看来,君子之交是不带有任何功利色彩的,就象水一样清澈透明。

    孔子说:“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论语•颜渊》)。对于别人的好事,要极力支持和赞誉;对于别人的坏事,不要幸灾乐祸甚至落井下石。要宽厚待人,与人为善。春秋时的管仲和鲍叔牙是好友,二人共同经商。管仲曾多分财物给自己,鲍叔牙从不计较,知道他这样做是因为家庭贫困。打仗时管仲当过逃兵,鲍叔牙也不取笑他,知道他这样做是因为有高堂老母需要赡养。管仲为此深受感动,对人说:“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鲍叔牙的宽厚大度使得管鲍之交成为千古美谈。

    (English Translation: http://www.clearwisdom.net/emh/articles/2006/5/28/73834.html)


    明慧网版权所有 © 1999-2006 MINGHUI.ORG
      推荐给朋友
      意见和建议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