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H Banner
  • 按日浏览  
  • 订阅明慧  
  • 网站地图  
  • 下载中心  
  •  
     
  • 【传统文化】反省自己 勿责他人
  • 【传统文化】受污不辩 忍辱修德
  • 【传统文化】古代帝王以俭朴为荣
  • 【传统文化】素位而行 安分守己
  • 【传统文化】何谓“阴德”
  • 【传统文化】孔子论强
  • 轮回记实:通灵宝玉(图)
  • 【传统文化】好善足以治天下
  • 【传统文化】严以律己、宽以待人
  • 漫谈“婚姻”(1)
  • 解汉字救人
  • 【传统文化】命由天定 福祸自召
  • 【史海寻踪】偏激的东西能长久吗?
  • 宋朝王旦 德量恢宏
  • 重恩义 富贵不移
  •  

    首页 > 天人之际 > 文史漫谈


    【传统文化】行善积德 福运长久


    文/清言
     
      打印机版


    【明慧网2005年11月1日】冯肖孟,清朝广东南海庄头人,他性情宽厚,乐善好施,终身奉行“宽厚一分,他人受一分之惠;刻薄一分,子孙减一分之福。”这四句话。他的妻子简氏,同样深明大义,行善如流。

    有一年发生饥荒,同乡有个人因被生活所迫,准备要卖掉自己的亲生孩子来维持生计,价钱契约都已经准备好了。冯肖孟听说后很伤心,送给了他一些钱财,使他们一家免于了骨肉分离之苦。

    冯肖孟救济贫困无数,有贫困人借的粮钱他也不要求对方偿还,并自己把债券都焚毁了。有一次,他买回稻谷后,在倒入粮仓时发现里面居然有十两金子,冯肖孟马上去寻访失主,并如数奉还。

    冯肖孟还曾聘请名师创办义学,以便族里的贫穷子弟能够读书。

    俗话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这可真是一点不假。冯肖孟行善积德得到上天的福报,夫妇两人子孙满堂,两人八十多岁时依旧身体康泰。而且积德甚多,惠及其子孙后代,他的孙子冯成修,才华出众,乾隆四年高中进士,后任吏部郎中,出任贵州督学、粤秀书院山长、越华书院山长等职,是当时的名臣才子。曾孙冯斯衡考中举人,任知县;斯倬是副贡,斯佐是优贡;斯伟也于嘉庆十八年考中举人,任知县。

    冯肖孟高寿无疾,儿孙成器,一门荣华富贵,福运长久令人羡慕。

    人人向往幸福,可幸福并不是能求来的。因为人的福份是其德的多少而决定的,所以平常不多行善积德怎么行呢?李洪志大师对此在法轮功的有关著作中多有论述,读来必定令您恍然大悟,受益非浅。以下恭录数段,以飨读者朋友:

    “德乃生前所积,君、臣、富、贵皆从德而生,无德而不得,失德而散尽。故而谋权求财者必先积其德,吃苦行善可积众德。”——《富而有德》

    “人在世界上的得失,幸福与不幸福,你活得痛不痛快,你有没有福分,或者有多大灾难啊,一切都决定于人身体带的两种物质:一个叫德,一个叫业。就是这两种物质所起的作用。我们做好事会积德。过去人讲积德积德,人们都把它当成意识形态中、思想境界中的事情。其实它是物质,真正的有形的物质。而人们讲业力,在东方宗教中讲得很明确。什么叫业力呀?就是黑黑的那种物质,人做坏事的时候,就会产生这些东西。而这些东西多了的时候,人就会有不痛快的事出现,如人会得病,人会有灾、有难。人的一切我发现都是人自己干出来的。你在人世间幸福不幸福,好与坏,都是你自己做出来的。往往这些东西它有现世表现出来的,也有隔世表现出来的。”——《法轮佛法(在欧洲法会上讲法)》

    “大家知道,东方人的老人都讲:有了德那才有福份。这个福份包括几个方面:当大官呀、发大财呀、有房、有地呀、有幸福啊等等,都是那个德换来的。它随着人的生命走;而人死了它随着元神走;你转生它还随着你转生走。不只是德,黑色物质就是我刚才讲的业力,这种业力也随着人的生命走。这两种物质都随着人走。过去老人讲啊:做了坏事要遭报的。谁报你?谁给你记那笔帐啊?哪有人给你管这些事呀?但是这个德它却在你身体上,它就牢牢的粘着你,来世就看这个德。业力多了,你这一生就会痛苦多、病多、灾难多;德多了,你这一生钱多、福份多、官儿当得大。就是这个东西造成的。”——《悉尼讲法》


    明慧网版权所有 © 1999-2005 MINGHUI.ORG
      推荐给朋友
      意见和建议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