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慧网2005年4月23日】作家王鼎君的书中曾有一个小故事。一位爷爷对孙子说:“做人最要紧的学问是分辨好人与坏人。”他用一块黄金做奖品,测验两个孙儿的“知人之明”。他说:“你们去调查一下邻村的胡建安是一个好人,还是一个坏人,谁能得出正确答案,这块黄金就是谁的。”他们轻轻松松地出去,高高兴兴地回来,望着桌上的金块,志在必得。长孙很有把握地说,胡建安是坏人,因为他们村的地保说这人很坏很坏,而地保对本村里每个人的行为了如指掌。“不对,”爷爷摇头,“那地保是个坏人。坏人口中的坏人,说不定是个好人。”次孙听了,信心倍增,立刻接过来说:“爷爷,我看胡建安是个好人。我专程去拜访过他们的村长,提起胡建安,村长连声说:‘这个人很好!好人一个!”爷爷又轻轻摇摇头:“也许,可是未必。那村长一向老实怕事,没有褒贬善恶的勇气。”
孙子急了:“到底胡建安是好人还是坏人呢?”爷爷睁开眼睛,微微一笑,伸手抓起金块,放回箱中。“这要靠你们自己去找答案。你们什么时候有了这种能力,黄金就会在你们手中。”
【故事寓意】在这是非不明的年代,善恶真伪难辨,如果心中失去衡量的准则,就容易人云亦云。而分别好坏只有一把恒古不变的尺,就是「真善忍」的准则,如果心存真善忍,那么便能在人心复杂的环境中常保一颗清明透彻的心,不为世事所迷,成为一位真正的手握黄金的智者。◇(选自《明慧周报》晨光煦语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