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轮功与健康(下)

【字号】
打印版本

【明慧网二零零三年四月二十八日】法轮功(法轮大法)是由李洪志先生传出的高层次修炼方法,以宇宙最高特性“真善忍”为指导原则,性命双修。这里的性命双修,简而言之,修“性”就是修“心性”,以“真、善、忍”指导日常生活,提升修炼人的道德品质;修“命”则是通过五套功法祛病健身,养生长生。

从现代医学可以理解的角度上看,李洪志先生所传法轮功(法轮大法)是一个从身(BODY)和心(MIND)等多方面着手的自我保健体系。自从1992年中李洪志先生向社会公开传授法轮功,修炼人数迅速增长。据1999年初中国政府调查发现在中国大陆有七千万到一亿人在修炼法轮功。法轮功并流传至香港,台湾及亚洲,欧洲,美洲和澳洲的六十个以上的国家和地区。

(接前文)

五. 法轮功修炼祛病健身可能机制的初步探索

对学炼法轮功者的健康调查只是从一个侧面部分地说明了修炼法轮功的好处,其实,人们修炼法轮功可以得到很多益处,下面是一些常见的答案:

变得更放松,头脑清晰,没有压力感;精力充沛;去掉吸烟及其它不良习惯;特别是通过学习如何善意地处理人际冲突,改进和周围人的关系;强身健体;更加明白是什么构成你的“真正自我”;认识根本的自然的原理;懂得为什么我们生活中会有磨难以及如何利用这种磨难来修炼;理解精神和物质之间的关系;致力于自我改善的同时花些时间和一群善良,平易近人,并且志向相同的人们为伍。

很明显,法轮功修炼者远离了对健康有害的陋习,并在修炼中逐渐降低了生活压力感,身心越来越健康。

但是,如果你问法轮功学员健康是否是他们炼功的目的,回答可能会出乎你的意料之外:“不,健康益处只不过是我们功法的副产品。”

他们是如何无偿获得这些副产品?就算运用现代医学所能提供的最好的治疗,也需要花费毕生时间,大量金钱和极高的天资才能取得这样的效果。我们能够从现代医学角度,甚至传统中国医学角度将它解释清楚吗?

与针灸一样,气功虽然在祛病健身上有着神奇的疗效,但尚未被现代医学体系所充分理解和接受。针灸作用的根本在于尚未能被现代科技所直接探测的经络系统,同样,“气”,“功”这些能量的概念不能为建立在形态学基础上的现代医学所理解,注重精神和物质的统一,心理和生理的统一,人与自然的统一的气功修炼也暂时不被从一开始就着重在物质的研究上的现代科学所认识。另一方面,尽管是缓慢地,但现代医学也在逐渐地积累着对精神──物质,心理──生理的统一的认识,而且气功对于修炼者的身心的影响仍可在现代医学能认识到的基因──细胞──组织器官等不同层次上表现出来,我们就试图从现代医学和传统中医的角度来探讨修炼在祛病健身层面的作用。

1. 现代医学对于身体与精神的关系──身心医学的认识

现代医学信奉生理心理社会学模型。经过6年的对170个猝死案例的调查之后,1971年乔治.恩格尔观察到严重疾病甚至死亡或许与心理紧张或精神创伤有关系。情绪紧张能导致许多健康问题如:冠心病,哮喘,溃疡性节肠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突发性病毒感染,以及有患上单核白血球增多症、癌症、爱滋病甚至老年痴呆症的可能性。不良的生活方式所导致的疾病占所有疾病的70%到80%。例如,在美国,约10%的妇女和20%的男子因酗酒而需治疗。每年约20万人直接死于和酒精有关的身心失调,如:自杀、癌症、心脏病及肝病。酗酒大约减少寿命十年。这些身心失调所带来的直接和间接的社会价值损失估计超过1千5百亿美元,约国民人均600美元。在这个国家,1995年估计有6千1百万烟民,450万为青年人。每年增加17万新的肺癌病人,而且每年有15万肺癌病人死亡。80%到90%的肺癌发生在烟民身上。在中国,今天有3亿烟民。不良饮食,缺乏锻炼,忧郁也导致心脏病的危险增加。尽管有现代技术和健康教育,每年仍有40万到50万人死于冠心病[15]。

2002年4月26日的《科学》杂志的主题是“复杂性疾病之迷”。专题介绍的题目就是“不仅仅是基因的问题”,文章谈到“最普遍的疾病是最难治疗的,心脏病,癌症,糖尿病等等,所有这些都是属于“复杂”或“多因素”疾病,这意味着它们不可能归咎于一个单一基因的突变和一个简单的环境因素。恰恰相反,它们来源于许多基因,环境因素,容易导致疾病的不良行为等等因素的联合作用……”哈佛公共卫生学院的Walter C. Willett在他的文章《平衡行为方式和基因的研究以预防疾病》5中谈到“超过70%的中风,结肠癌,冠状动脉心脏病,二型糖尿病是可以通过改变生活方式加以预防的……分子生物学研究已经帮助人们认识到遗传因素在疾病上的作用,主要由遗传因素导致的疾病是罕见的,只占主要癌症和冠心病中不到5%……在西方人群中,绝大多数癌症是由环境因素(包括饮食和生活方式)导致的……[16,17]

科研人员发现,与20年前相比,更多的病人在使用安慰剂后病情有好转。这说明现代生活的紧张和环境的压力可能引起了更多的与心理有关的疾病。Torrey和Miller博士在他们的著作《看不见的瘟疫:从1750年至今精神病的增长》中总结到,“近几十年来,至少在一些工业国家,确凿的证据表明由沮丧和情绪低落引起的人类疾病有蔓延的趋势,甚至是最严重的精神紊乱──精神分裂症”[18]。在一项针对2001年9月11日之后心理压力反应的调查中,“9.11后效应”进一步证实了这样一种趋势:即使远离出事地点的人也表现有实质上的精神压力症状[19]。住在“双塔”附近的应答者中,有20%的人表现出“重大创伤后遗症”(或称: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20]。在另一项针对988名曼哈顿居民的研究中发现,抽烟、喝酒和吸大麻的量都有显著增加,而这可能与不同的心理状况有关[21]。据教育局的研究表明,在一项针对110万公立学校学生的调查中,约有75,000名儿童表现出六种以上的PTSD症状,而这足以被诊断为精神紊乱[22,23]。

上述这些足以说明心理因素,生活方式,环境因素及社会状况对于生理状况的极其重要的影响了,现代医学的治疗手段在这些方面是非常薄弱的。从上述法轮功修炼给人带来的好处不难看出修炼在所有这些方面对修炼者都有显著的正面的影响。

2. 从传统中医到修炼的升华[25]

从中国传统医学角度更容易理解气功修炼在养生长生方面的作用,因为这些本来就是一个体系在不同层次的表现。

与西医的形体医学不同,中医是一个能量水平上的医学。中医的经络系统是能量流通的渠道,中医的一切物质都冠以“气”这样一个能量概念,如卫气、血气、营气、精气、脏腑之气、经络之气、水谷之气等等。中医的器官也不是一个解剖学上的概念,而是一个具有特殊功能的能量中心,它通过经络与身体从内到外,从上到下,与其系统之内和系统之外(其它器官系统)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成为中医学整体观念的物质基础。其针灸,推拿,导引等治疗手段皆是调节能量的失衡。中药与西药的本质区别不仅在于其天然性,综合性,而关键在于其影响的是人体能量的失衡,所以,中医以四气五味和经络归属的能量原则而分类使用的。中医的诊断也反映着各个能量中心(器官)和各种能量的质、量及流向的变化,如痰气瘀结,气郁化热,中气下陷,肝阳上亢等。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医学作为一个完整的能量水平上的医学系统,不是一个什么现代医学眼中的“替补医学”(altrernative and complementary medicine),而是一个不可缺少的能量医学或功能医学。

其次,中医学是微观空间的医学。中医令现代人困惑的地方在于其概念的抽象。现代医学研究者一方面逐渐认识中医的临床效用,另一方面也为其摸不着、看不见的理论体系和基本概念而一筹莫展。令多数研究者惊讶的是,中医学是一个如此复杂而完整、系统而精确的能量体系,而这一体系存在于人类感官和感官的延伸(各种精密仪器)尚不能测到的更微观的空间。中医通过“望”、“闻”、“问”、“切”所获得的信息则是这一微观空间最表面的反映。在古代,人们通过修炼可以获得透视人体微观空间的能力。《转法轮》中谈到“在中国古代,中医大夫基本上都是有特异功能的,象孙思邈、华佗、李时珍、扁鹊等等这些大医学家,都是有特异功能的,在医书上都有记载。可是往往这些精华的东西现在是受到批判的,中医继承的只不过是那些药方,或者是经验的摸索吧。中国古代的中医是相当发达的,发达的程度要超出现在的医学。”

再次,中医是一个心身统一的医学。中医讲“心为君之官,心不明则十二官危”,“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志”。“喜伤心,悲伤肺,怒伤肝,思伤脾,恐伤肾”。在中医养生学中,“清心寡欲”则是长寿的重要秘诀。现代中医对关于精神范畴的认识和理解十分有限,从而使中医最精华的一部分得不到充分的继承和发扬。因此在现代中医学的治疗手段中,此方面也常常欠缺。这些问题的产生原因是复杂的。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政治和意识形态的影响。 对中医学中比较“玄”的部分不敢正视,视为“糟粕”或“迷信”,从而失去探索研究的机会。

最后,也最为重要, 中医是一个天人合一的医学。 天人合一思想是中医学的基本思想之一。 人体是一个小宇宙,天有五气,地有五行,人有五志和五脏,遥相对应。中医对穴位的命名,对体内各种能量变迁的描述都反映了这一特征。西方人称中医诊断听起来象天气预报,正是由此而生。

然而,人体不仅是物质存在,更是精神存在,人的秉性,脾气和思想等等。在人体健康范畴,人的精神平和则气血顺畅,所谓的“心平气和”便是此意。但是,在人体,气是一个有限而易损的能量,许多因素都能导致气的障碍,如:气虚,气滞,气逆,气陷,气脱等等,正所谓:“气之所至,病之所存。” 所以,一切治疗和养身之道,均是围绕着补气,吸气,调气在做文章。但是,气毕竟是气,它最终是要衰竭的。然而,宇宙的能量却是永恒的。那么,既然人体是一个小宇宙,那么,人体能量为什么不能永恒呢?如果人体是一个小宇宙,人体具有精神的话,那么,我们周围的大宇宙,是不是不仅有五行,五气,还应有一个精神呢?答案应该是肯定的。如果一个小宇宙同化了大宇宙的精神,是否也就获得了大宇宙的能量呢?答案也应该是肯定的。所以,中医到了最高境界就是所谓的修身养性,淡化名利,清心寡欲,达到“贫贱不移,富贵不淫,宠辱不惊,威武不屈 ”的至真至善和大忍的境界。这实际上就已经超越医学而进入一个新的范畴,即,修炼。一个真正的性命双修的修炼方法可以帮助修炼者达到这样一种境界。此时,人体这一小宇宙的能量──气,随着同化大宇宙的精神特性而转化成更纯净,更永恒的能量──功,健康长寿便得以实现。法轮功正是这样一种修炼方法。

西方现代医学已经意识到健康的多层性和多面性,明确地提出现代医学新模式:生物──心理──社会──心灵模式[25]。当一个人灵魂健康时,他的心理和社会行为必然健康,他的身体的健康便是一个必然的结果。其实,传统的完整的中医学和真正的修炼方法,不仅涵盖了这一模式,而且提供了整套可行的方法,应该受到珍惜、继承和发扬光大。

六. 医学调查对未来医疗保健的启示

当今医疗保健可以认为主要是一个建立在现代医学技术(以药物、放射和手术等为主)基础上的由医疗保健专业人员提供的一个系统。现在,社会大众的医疗保健对于每一个政府都是一个沉重,而且是日渐沉重的负担。因为医疗技术的发展,在疾病的治疗上没能带来根本全面的疗效的提高,反而大大地提高了医疗保健的成本,所以,降低医疗保健的成本在目前与提高疗效一样是重要的目标。同时,目前高昂的医疗保健成本,不可避免地把社会上的低收入人群排除在医疗保健体系之外。所以,如何提高医疗保健的费效比,如何为社会的各阶层提供可以接受而且有效的医疗保健,对于任何一个政府都是一个相当首要的目标。另外,现代医学改变了今天人们对于疾病和健康的理解,人们认为医疗技术越来越先进,人们则越来越依赖医疗技术和医疗保健专业人员等外部因素,寄希望于科学和医学的发展能够让人继续满足瘾好的同时可以避免疾病的痛苦,而不是在自身上下功夫,真正对自己的健康负责,相反,人们却更加放纵自己。

从上述法轮功修炼祛病健身效果的特点可以看出,法轮功为社会提供了一个低成本然而高效的通过修炼这种方式达到的“自我保健”系统。通过修炼,学员对于人生和健康有了不同于非修炼人的看法,从而能对自己的健康和人生负责,真正地改变自己的行为。

简单地讲,法轮功的修炼是“性命双修”,由两部分组成:最主要的是修性──心性的修炼,把“真,善,忍”这个指导原则贯穿到修炼者的日常生活中,法轮功的修炼认为心性是达到长功和祛病健身的关键;再辅以炼功来改变身体──修命,五套功法中有动功,站桩和静功打坐。

法轮功是一个修炼系统,目标是超越祛病健身的,但正如上述调查所显示的法轮功的修炼在祛病健身这个层次上也可显示出奇效来,在祛病健身这个层次上可以把法轮功的修炼看成是一个“自我保健”或是“自我提升”的系统。

具体一些讲,法轮功的修炼可以看成是一个“精神和物质同一”的多层面的同时在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上具有良好效果的“自我保健”系统。多层面表现在个体、家庭和社区,在个体上也表现为生理、心理和精神等多层次上。学员对自己的健康和生命负责,用“真,善,忍”指导日常生活,正确看待人生中的得失,减少了焦虑;戒掉了不良嗜好;焦虑和那些不良嗜好是现代医学可认识到的众多主要疾病的高危因素。现代医学认识不到的是心理和精神对于个体生理的直接影响,在这方面,法轮功学员认识到并通过修心性获得良好的心理和精神状态。同时,炼功又可改变身体,有病时可以通过炼功彻底祛除疾病,无病时又可极大地增强对疾病的抵抗能力。从中医角度上看,炼功不仅可以打通并加宽经络,而且可以将“气”这种低层次的能量转化成“功”这种高层次的能量,这是传统中医也力所不能及的。

现代医学在反思自身局限的基础上也提出了新的“生理──心理──社会──精神”医疗保健模型,可正如前文所述,现代医学不仅在对生理疾病的治疗上缺乏高费效比的手段,在其它层面上也没有什么好办法,所以,由中国大陆,北美及台湾在1998年到2002年对法轮功修炼祛病健身效果的调查而传来的信息是值得现代医疗保健系统反思了,同时,也应该在上述调查的基础上作更进一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Trends in Alternative Medicine Use in the United States, 1990-1997: Results of a...
Eisenberg et al. JAMA.1998; 280: 1569-1575.
2.http://story.news.yahoo.com/news?tmpl=story2&cid=585&ncid=585&e=9&u=/nm/20020714/sc_nm/health_cancer_remedies_dc_1.
3.与气遭遇(Encounter with Qi), 大卫爱森伯格等1985年着
4. 向历史展示真实 - “7. 20”一周年话“万例”http://search.minghui.org/mh/articles/2000/8/3/3315p.html
5. 激素替代治疗弊远大于利 临床试验被突然终止(http://zhengjian.org/zj/articles/2002/7/10/16751.html)
6. 北美235例法轮功健康调查报告
7. Barsky AJ, Saintfort R, Rogers MP, Borus JF. Nonspecific medication side effects and the nocebo phenomenon. Jama 2002;287(5):622-7.
8. Enard W, Khaitovich P, Klose J, Zollner S, Heissig F, Giavalisco P, Nieself-Struwe K, Muchmore E, Varki A, Ravid R and others. Intra- and interspecific variation in primate gene expression patterns. Science 2002;296:340-343.
9. Beecher H. The powerful placebo. JAMA 1955;159:1602-1606.
10. Shapiro AK. Placebo effects in medicine,psychotherapy, and psychoanalysis. In: Bergin A, Garfield S, editors. Handbook of psychotherapy and beharior change. New York: Wiley and Sons; 1971.
11. Benson H, Epstein MD. The placebo effect. A neglected asset in the care of patients. Jama 1975;232(12):1225-7.
12Stefano GB, Fricchione GL, Slingsby BT, Benson H. The placebo effect and relaxation response: neural processes and their coupling to constitutive nitric oxide. Brain Res Brain Res Rev 2001;35(1):1-19.
13Walsh BT, Seidman SN, Sysko R, Gould M. Placebo response in studies of major depression: variable, substantial, and growing. Jama 2002;287(14):1840-7.
14Schweiger A, Parducci A. Nocebo: the psychologic induction of pain. Pavlov J Biol Sci 1981;16(3):140-3.
15法轮大法--身体、精神和心灵的科学 杨景端 (医学博士)
16 "It's not just the genes". Science 296, p495, April 26, 2002.
17. Walter C. Willett: Balancing life-style and genomics research for disease prevention.
Science 296, p695-698, April 26, 2002
18. Torrey EF, Miller J. The invisible plague: The rise of mental illness from 1750 to the present; 2001.
19. Schuster MA, Stein BD, Jaycox L, Collins RL, Marshall GN, Elliott MN, Zhou AJ, Kanouse DE, Morrison JL, Berry SH. A national survey of stress reactions after the September 11, 2001, terrorist attacks. N Engl J Med 2001;345(20):1507-12.
20. Galea S, Ahern J, Resnick H, Kilpatrick D, Bucuvalas M, Gold J, Vlahov D. Psychological sequelae of the September 11 terrorist attacks in New York City. N Engl J Med 2002;346(13):982-7.
21. Vlahov D, Galea S, Resnick H, Ahern J, Boscarino JA, Bucuvalas M, Gold J, Kilpatrick D. Increased use of cigarettes, alcohol, and marijuana among Manhattan, New York, residents after the September 11th terrorist attacks. Am J Epidemiol 2002;155(11):988-96.
22. Goodnouch A. Post-9/11 pain found to linger in young minds. New York Times 2002 May 20.
23. AP. Post-trauma stress plagues NYC kids. MSNBC 2002;http://www.msnbc.com/news/746411.asp.
24浅论中医及其在现代社会的作用(FSC-007) 杨景端等
25. Lawrence M. Tierney, Jr.,Stephen J. McPhee and Maxine A. Papadakis: Current Medica
Diagnosis & Treatment 2001, McGraw-hill

Rotator Placeholder Image
 
Rotator Placeholder Im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