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慧网二零一零年二月二十六日】牛郎织女的故事,最早见于汉代的《古诗十九首》。诗曰:“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诗中的牵牛星、河汉女指的是隔着银河两岸相望的两颗星,“迢迢”形容其相距遥远,“皎皎”描述其明亮皎洁,“盈盈”描述其水清浅,“脉脉”形容情思,含情欲吐,那时,还没有牛郎、织女的传说,而织女星是夏日里天空中出现时间最长、最明亮的一颗星,常常引起人们的遐想。
到了南北朝时期,牛郎、织女的故事就比较完整了。南梁吴均的《续齐谐记》和南梁殷云的《小说》中都有记载。《续齐谐记》中说,桂阳(今湖南郴州)有一位姓成名武丁的得道仙人,告诉他的弟弟说:“七月七日,织女要渡河,诸位仙人都要回宫去,我已经被召唤回宫,不能停留,和你告别了。”成武丁的弟弟问道:“织女为什么要渡河?你什么时候回来?”成武丁回答说:“织女暂时去见牛郎,三年后我再回来。”第二天,成武丁就不见了。直到现在,人们还在传说织女嫁牛郎的故事。
《续齐谐记》中提到的成武丁是位很有名的仙人,《神仙传》、《列仙传》、《太平广记》中都有其传,而牛郎织女的相会日期,就是他最先透露出来的。唐朝诗人刘宪的《奉和七夕宴两仪殿应制》一诗中有“殿上呼方朔,人间失武丁”一句,指的就是这段故事。
南梁殷云的《小说》更为详细的讲述了织女嫁牛郎的故事,并交待了七夕相会的缘由。 故事说:织女是天帝的女儿,住在天河东岸。她年年在织布机前辛勤劳作,织成华丽的天衣。天帝怜惜她独居无偶,于是把她嫁给天河西岸的牵牛郎。出嫁后,织女却不再织布了。天帝恼怒,命令她回到河东去住,只允许她和牛郎一年相会一次。每年入秋的第七天,喜鹊的头顶都无缘无故的秃了。相传这一天牵牛郎和织女在银河东岸相会,喜鹊飞来搭桥,牛郎从它们头上走过去,把喜鹊头顶的毛都踩掉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人要勤劳,尤其是女子,无论在娘家还是出嫁以后,都应该始终勤勉持家,切勿贪图安逸,懒惰必将受到惩罚。
今天,人们把牛郎织女七夕相会改编成浪漫的爱情故事,甚至加上了党文化的政治宣传内容,歪曲、剥夺了原有的文化内涵和教育意义。实际上,中国古代的民间故事都是教人向善、规范道德行为的,是道德败坏了的现代人理解不了古人的思想境界才改变了其内涵。
参考文献
1.梁•吴均《续齐谐记》:
桂阳成武丁,有仙道,常在人间,忽谓其弟曰:“七月七日,织女当渡河,诸仙悉还宫。吾向已被召,不得停,与尔别矣。”弟问曰:“织女何事渡河?去当何还?”答曰:“织女暂诣牵牛,吾复三年当还。”明日失武丁,至今云织女嫁牵牛。
2.梁•殷云《小说》:
天河之东有织女,天帝之女也,年年机杼劳役,织成云锦天衣。天帝怜其独处,许嫁河西牵牛郎,嫁后遂废织衽。天帝怒,责令归河东,许一年一度相会。
涉秋七日,鹊首无故皆髡,相传是日河鼓与织女会于汉东,役乌鹊为梁以渡,故毛皆脱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