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www.minghui.org/mh/articles/2009/1/11/193358p.html
歌唱家:神韵音乐无与伦比(图)

【明慧网二零零九年一月十一日】(明慧记者程德美国波士顿综合报导)二零零九年一月十日,神韵巡回艺术团在波士顿金碧辉煌的波士顿歌剧院隆重上演二场精彩表演,获得了波士顿各界人士的赞誉。

歌唱家:神韵音乐绝妙无比


波士顿的法官兼歌唱家米尔顿•怀特(左一)

波士顿市法官米尔顿•怀特多才多艺,也是著名的歌唱家。喜爱涉猎不同形式的音乐,经常参与制作演唱,并在美国各地演出。

怀特对男高音宁正赞誉有加,赞美他的「音色纯正、音域广」。他称赞演员的舞姿「美不胜收」,「动作高度协调精确」。尤其精美的服饰和双语解说,再配以传统的舞蹈和音乐,他说神韵把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演绎的绚烂多姿而又简明易懂。

曾接受过严格的古典音乐训练的怀特表示,非常惊讶神韵采用中西合璧的音乐来演奏。他说:「神韵的音乐简直是绝妙无比,不知道他们是如何做的。」同怀特前来观赏的友人在一旁补充说:「神韵所表达中国精神文化的内涵是独一无二,最棒的!」

歌剧院艺术总监:天幕惊人的美丽


波士顿抒情歌剧院的艺术总监伊丝•内森

波士顿抒情歌剧院的艺术总监伊丝•内森和她的家人朋友一起观看了神韵第一场演出。她认为天幕是绝对的惊人美丽,她很好奇是如何制作的。令她印象深刻的是演出的服装和舞台颜色的搭配太好了!

内森的儿子皮特表示,中国文化对他来说是陌生新奇的,通过这些故事和全新的舞蹈表现形式,特别是中英文的歌词解说,使他对中国文化有更多的了解。

著名舞蹈家:神韵会给世界带来巨大影响

哈佛大学舞蹈中心主任Elizabeth Bergmann女士是美国著名的编舞家,教育家和表演家,她曾在纽约世界级现代舞大师Jose Limon手下做职业舞蹈演员,并教授舞蹈。在来哈佛大学担任舞蹈中心主任之前,她在佛罗里达国际大学担任终身教授。

Bergmann女士毕业于纽约著名的朱利亚艺术学校。她在密执根大学攻读硕士学位的时候,为学校一手创办舞蹈系。职业生涯中荣获过无数奖章,她编的舞蹈在全美和全球都有演出。

Bergmann在中场休息时,高兴的对记者说,她非常喜欢中国古典舞,很不一般。音乐、服装都那么让人振奋;演出的方方面面都很流畅。她特别强调喜欢《济公抢亲》的节目,这出故事性舞剧的编舞让人惊讶,耳目一新。她说,没有想到这些演员不是从中国来的。真是不可思议,是怎么培养出来的?

Bergmann女士还说,中国传统的文化和道德价值博大精深。这场秀在全世界巡回演出,会给世界带来巨大的影响,她非常喜欢节目中表达的思想。

著名音乐家:神韵制作水平世界一流


新英格兰音乐学院教授约翰•泰森和妻子美由纪

新英格兰音乐学院(New England Conservatory)的著名音乐家约翰•泰森(John Tyson)与妻子日本裔音乐家美由纪(Miyuki),于十日晚一起观看了神韵的表演。

泰森是新英格兰音乐学院的木笛教授、纽约古典舞蹈协会的音乐总监。他是多个音乐大赛得主,如国际木笛大赛Bodky及Greenberg首奖得主。他从事文艺复兴音乐指导,每年都被邀请前去意大利作音乐指导。

泰森对神韵的表演赞不绝口,不断的用“真是太好了”来形容。他表示,整台的表演从音乐、服装、天幕、故事、舞蹈到歌曲都是“世界一流水平”(world class),整个制作水平太棒了,所有的元素揉合在一起,真是不可思议的一台表演。他称这肯定是一台制作费非常昂贵的表演。

他表示非常欣赏节目用舞蹈与音乐来讲故事的手法,用舞蹈来表现人性、传说及神与人的联系。这么多的舞蹈演员们一起表演,除了体现出有很好的功底外,还有很好的控制力,能将这么难度高的舞蹈动作轻松的表现出来。歌唱家们用意大利歌剧的唱法演唱中文的歌曲,除了演唱技巧高超外,歌词涵意深刻、耐人寻味。

对于天幕的运用,泰森表示这种古典艺术与新科技的融合非常有趣,效果很好。他与妻子去过日本与台湾很多次了,也看过很多艺术表演,但没有能与神韵相比拟的。

对于神韵的音乐,泰森认为中西乐器的结合让观众层面更阔了,而且这种结合很完美,神韵的音乐家们对音乐处理得很好(very well done)。

泰森对于神韵舞蹈节目中所表达的法轮功学员在大陆所受到的迫害表示同情,他称法轮功在台湾受到欢迎,他在台湾的音乐学生就有炼法轮功的。他表示虽然自己没有宗教信仰,但对佛法中的善与包容的理念很赞同。他希望更多的民族能学习佛法,世界将更和平。

豪华的波士顿歌剧院有百年历史,以上演百老汇的经典节目享有盛名。神韵巡回艺术团在波士顿波士顿的第三场演出将于一月十一日下午一点进行。

详情请见:DivineShows.com/Boston

发稿:2009年01月11日  更新:2009年01月11日 13:51:49

意见建议请寄 feedback@minghui.org
明慧网版权所有 © 1999-2009 MINGHUI.ORG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