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www.minghui.org/mh/articles/2008/8/24/184693p.html


第二届“中国舞大赛”复赛精彩纷呈(图)


【明慧网二零零八年八月二十四日】(明慧记者荷雨纽约报导)第二届“全世界中国舞舞蹈大赛”复赛于二零零八年八月二十三日,在纽约市市政音乐厅(Town Hall)进行,四十一位参赛者使出浑身解数,展现中国舞独特的身法、身韵以及舞蹈内涵,精彩纷呈,高潮迭起,令现场的西方观众为之倾倒。

高精度图片
青年男子组参赛者赵亮表演“扇若剑舞”


青年男子组参赛者吴巡天


青年女子组参赛者苏仙姿


青年女子组参赛者董美婧


青年女子组参赛者黄婷婕

高精度图片
少年女子组参赛者周晓

高精度图片
少年女子组参赛池新雷

高精度图片
少年女子组参赛者蔡翘楚

高精度图片
少年男子组参赛者刘鑫

大赛评委:纯正美好的艺术没有国界

大赛评委李维娜女士表示,中国人的举手投足,包括表情,都带有民族的韵味。而中国舞不仅是一种舞蹈动作和技术的承传,也是一种历史和文化的承传,各朝各代的不同文化留给中国人骨子里的这种味,特有的中国味,这就是中国舞的韵味。


中国舞舞蹈艺术家、大赛评委李维娜女士

对中国舞广被不同族裔、不同背景的人士喜爱的现象,全世界中国舞大赛评委曹逸女士指出,中国舞建立在深厚的传统美学基础上,我们的舞蹈大赛就是要倡导用这种纯正的艺术形式展现纯真、纯善和纯美。中国舞的丰富艺术手法和独特韵味能充份的表达人的种种内心感受,而美好的情感是人类所共通的,这自然能感动人心,引起人们的共鸣,这是没有国界的,人都能看明白的。


中国舞舞蹈教育家、大赛评委曹逸女士

资深媒体人:中国舞正在成为一种传递美好信息的通用语言

西蒙•阿普勒鲍姆(Simon Applebaum)在有线电视新闻和趋势领域执牛耳已近四分之一世纪,在多个知名有线电视频道和杂志担任高级编辑、制片及主持人。

对于今年的大赛,他表示,为有更多高实力选手参赛感到兴奋,“有那么多新面孔,他们来自北美、欧洲、日本、台湾,我很高兴中国舞在世界上正在被广泛认知和欣赏。并且,去年的一些参赛选手有惊人的进步,可以预期明年的大赛会更精彩。”

西蒙是第二年前来观看“中国舞舞蹈大赛”,因不舍得错过难得的机会,今年从向公众开放的第一场比赛──复赛开始,西蒙就早早到场观看,复赛结束后,他还激动、满怀期待的在现场待了一个多小时等待比赛结果,成了新唐人“全世界中国舞舞蹈大赛”的忠实观众。

谈起去年的大赛,西蒙仍记忆犹新。他说,那些舞蹈家们用水袖、用扇子、用剑,用那些超出人想象的道具延伸自己的肢体,传递自己的情感,他们的呼吸、举手、投足都那么独特,令人影响深刻。“我是第一次看到男子的袖舞,太感人了!我的记忆都定格在那扬袖一抛了。”

他说:“中国舞正在成为一种传递美好信息的通用语言,我很欣赏他们用这种形式向世界传递的信息,这让我看到真正的传统的中国是什么样,也让我看到未来的中国会是什么样。这与北京奥运所传递的中国信息截然不同。”

当得知大赛后还有机会再欣赏神韵艺术团的晚会,西蒙感到欣喜和满足。

俄国太极教师:对中国舞的理解零距离

太极教师瑞布莱特(Yakov Reyblat)和女友在复赛结束后,意犹未尽,四处打听舞蹈大赛的网址,希望能对中国舞有更深的了解。祖籍俄国的瑞布莱特在今年二月观看新唐人全球华人新年晚会后,就为中国舞和中国古老的传统文化而着迷。他说,“中国舞承载着中国久远的历史和文化,承载着中国人的美好而丰富的内心情感。可能是因为我们俄国离中国比较近吧,我对中国舞理解起来几乎就是零距离。”


太极教师瑞布莱特与女友

与西方的芭蕾等舞蹈形式相比,瑞布莱特认为中国舞具有更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因为,那些舞蹈演员的表情、肢体、关节、指尖,他们身体的每个部份都在舞蹈、都在述说他们的故事,都在表达他们的感情!”瑞布莱特一边讲述,一边舞动手臂,尝试用自己的肢体来辅助表意。

瑞布莱特的女友来自波兰,现在大学学习社会学,今天是第一次欣赏中国舞,她说观看舞蹈大赛后最想做的是,回去查看大赛的网址去找能在哪学习中国舞,“因为这些舞蹈中有一种难以描述的、无与伦比的美,她发自人的内心,这在现代社会里已难见到,却很珍贵。”

她认为中国舞是一种最优雅、美好的肢体语言,这些舞蹈者们在用自己的身、心与观众沟通与交流,令人感动。

当日复赛中,有三十位参赛者胜出,将进入于次日,二十四日举行的决赛。大赛结束后,神韵艺术团还将在曼哈顿Hammerstein Ballroom,Manhattan Center举行一场特别演出。详细信息可查询:http://www.shenyun.us/gb/node/410 。

成文:2008年08月24日  发稿:2008年08月24日  更新:2008年08月25日 20:10:42


意见建议请寄 feedback@minghui.org
明慧网版权所有 © 1999-2008 MINGHUI.ORG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