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慧网二零零八年十月七日】师父在《精進要旨》〈境界〉中说:“恶者妒嫉心所致,为私、为气、自谓不公。善者慈悲心常在,无怨、无恨、以苦为乐。”我修炼快十年了,至今才发现自己真正的障碍。这颗心很顽固,不仔细挖还觉察不到,其危害性在于:它使人做事走极端,理智不清;它消磨人的意志,做事谨小慎微,怕被别人伤害,处处戒备别人,不愿吐露心声,容易形成间隔。师父在《转法轮》第七讲把这个心拿出来单讲,并强调这个心不去是决对不得正果的,可见修去妒嫉心对修炼是何等的重要!我通读大法数百遍,并背诵近两遍,为什么至今这颗心还去不掉?有时候表现的竟然那么强烈?因为这个心有时不易觉察,隐藏很深难以分清。以前,在家庭的矛盾中,虽能向内找,但总是找不到实质的问题。最近同修文章中谈到这方面的事情,我也有共同的感受。
我的儿子、媳妇都在外地工作,他们也在大法中修炼。我们得法才几个月,邪恶就开始了对大法的迫害。二零零一年底,小孙子出生了,我提前二年退休,来到儿子家带孙子。孙子刚出生一个多月,儿子坚持对大法的信仰,被邪党非法劳教,儿媳则被所在单位非法下岗。我和儿媳、孙子祖孙三人相依为命,老伴为了帮我们支撑起这个家庭,独自在户籍所在地上班。
二年后,儿子劳教期满回来,小夫妻俩相继找到工作,我仍旧帮着带孙子。最苦难的时光终于过去,一家修炼人总算团圆了,本应该大家共同精進,形成良好的学法、修炼环境,但事实非我想象。残酷的迫害加重了儿子和儿媳的怕心,不敢做大法弟子应该做的事情,整天围着孩子转,把常人的事看的较重。我心里很为他们着急,开始还好言相劝,渐渐发现他们学法很少,功也不炼了,更谈不上去做救度众生的事了。我们之间无形中产生了隔阂,他们认为我家里的事做的不好,没有全身心的关心到他们的生活,我认为他们不是修炼人的状态,大家彼此从内心不服气。
对小孙子的教育,两代人的想法也不相同,我认为孩子投生我们家,是来得法的。很小的时候,我就让他听师父讲法录音,背诵《洪吟》给他听,孙子渐渐大了,就教他背诵《洪吟》,孩子现在七岁,已经能背诵《洪吟》里的七十多首诗了。儿子、媳妇把孩子吃饭、穿衣等生活琐事看的很重,并且看不惯我对孩子的管教方式,渐渐就不愿意让我多插手孩子的事情。
我觉的这个局面不对,就赌气提出回家的要求,建议孩子由外婆来带,儿子、儿媳也就赌气把孩子送到外婆家。就这样,我回到自己家中,结果遭到户籍所在地的恶人绑架,在洗脑班上被非法迫害一个月,摔了跟头。
回家后,查找这次被绑架的原因,其实就是因为在家庭的矛盾中,自己的心性关没过去,不断回避矛盾、求安逸的心造成的。深刻的教训使我找到了自己的有漏,立即坚定自己修炼的决心,从新做好、弥补过失。于是,我主动向儿子、儿媳妇要求,再帮他们带孩子,当时孩子开始上幼儿园了。再次回到孙子身边,我端正了自己的心态,自己平时要更勤恳的多做家务,对待儿子、儿媳要忍,少说多做,所以平时表现出来怕这怕那的样子,不敢指出他们的缺点,遇事回避,象完成任务一样的把自己该做的事做完。
一段时间下来,我们之间的关系还是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改善,碰到矛盾,大家都不愿敞开心扉交流。其实正如师父所说,“气恨、委屈、含泪而忍是常人执著于顾虑心之忍,根本就不产生气恨,不觉委屈才是修炼者之忍。”(《精進要旨》〈何为忍〉)挖挖根,不愿与他们交流的实质还是一颗爱面子的虚荣心放不下,怕别人伤害自己。
记的一天早上,小孙子不起床,我一遍遍的好言相劝,但他仍大喊大叫,眼看上学的时间到了,我忍不住严厉的大声吆喝他,结果儿子不但不帮我,反而指责我不讲方法。我觉的很委屈,等儿子、儿媳上班走了,我的火就发到孙子身上了:“你这样不听奶奶的话,奶奶还能在这儿带你吗?奶奶就是为你,才舍下自己的家来的。你不服奶奶管,那奶奶回家算了,你自己上学去吧!或者请个保姆来带你。”孩子看我发火了,伤心的哭着说:“你走……,你这颗心不去,就修不圆满。”我说:“哪颗心?”他说:“要回家的心。”
我的心突然一震,马上意识到自己这颗赌气的心又膨胀了,是师父在利用孙子的嘴巴点化我呢!我马上态度和善的说:“孩子,奶奶谢谢你!奶奶怎么没守心性,又生你的气了呢?奶奶不回去了。”小孙子马上好好吃饭,高高兴兴上学去了。
向内找,我是没把孩子的事当作自己的事,在和别人讨价还价,用刁难人、吓唬人的办法让人家听我的话,否则就不带孩子。是一颗只想改变别人,不想改变自己的私心,与旧势力的用心一脉相承。修炼人的路是师父安排的,到什么时候,该去哪颗心都是有序的安排,怎么能随心所欲呢?总觉的别人对自己不公,想逃避矛盾,不正中了旧势力的奸计吗?它的目地就是让你们内部乱,最终淘汰它看不上的学员。修炼人的家庭,与常人不一样,每个人都只能修自己,不能强制别人,只能劝善,执著于别人的执著反而更加使问题复杂化。
我时常记住师父对澳洲学员讲的话。在与儿子、儿媳相处的时间里,我也的确发现了自己很多要去的心,尤其是妒嫉心,一定要注意修去它。因为那是千百年来形成的后头观念,并不是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