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www.minghui.org/mh/articles/2006/5/2/126582p.html


【成语故事】开诚布公


【明慧网2006年5月2日】“开诚布公”这则成语来源于《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评》:“诸葛亮之相国也……开诚心,布公道。”

三国时,蜀汉的丞相诸葛亮极得皇帝刘备的信任。刘备临终前,曾将自己的儿子刘禅托付给他,请他帮助刘禅治理天下,并且诚恳的表示,你能辅佐他就辅佐他,如果他不好好听你话,干出危害国家的事来,你就取而代之。

刘备死后,诸葛亮尽全力帮助平庸的后主刘禅治理国家。有人劝他進爵称王,他严词拒绝,并认为自己受先帝委托,已经担任了这么高的官职;如今讨伐曹魏没见什么成效,却要加官進爵,这样做是不义的。

诸葛亮待人处事公正合理,不徇私情。马谡是他非常看重的一位将军,在攻打曹魏时当前锋。因为违反节制,失守街亭,诸葛亮严守军令状规定,忍痛杀了他。马谡临刑前上书诸葛亮,说自己虽然死去,在九泉之下也没有怨恨。诸葛亮自己也为失守街亭等承担责任,请求后主批准他由丞相降为右将军。他还特地下令,要下属批评他的缺点和错误。

公元234年,诸葛亮病死于军中。他一生清贫,并无什么产业留给后代。

后来人们把“开诚心,布公道”简为成语“开诚布公”,用来比喻诚意待人,坦白无私。

成文:2006年04月30日  发稿:2006年05月02日  更新:2006年05月01日 19:32:34


意见建议请寄 feedback@minghui.org
明慧网版权所有 © 1999-2006 MINGHUI.ORG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