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www.minghui.org/mh/articles/2005/3/21/97732p.html


技术技巧:大法真象挂符的结构和制作方法 等


【明慧网2005年3月21日】


  • 用涂改液书写三退声明

  • 大法真象挂符的结构和制作方法

  • 用信件讲真象小经验

  • 包装光盘和快速撕下海绵胶的简便方法

  • 贴光盘贴的方法

  • 用涂改液书写三退声明

    我们经过实践,发现这种方法书写标语保持时间久,不褪色、不怕雨雪,而且写错时可以更改(等液体干后,用涂改液盖或平头硬物平刮掉),对不会写毛笔字的人非常适用。

    具体方法:将一张亮光纸按书写内容字数折叠成格,然后用涂改液书写。新涂改液不要太用力,否则会成滴,瓶中剩少量时需用力捏着写,粘贴时用稀浆子(面粉加白糖做成)均匀涂抹,最后在四周用浆子再涂一圈。


    大法真象挂符的结构和制作方法

    我地区制作的这种真象挂符很受世人的欢迎,在讲真象时世人很能接受,也非常喜欢要,特别是开车的司机特别愿意要,因为又能保护安全,又很美观,挂符分三部分。
    一、符面 二、挂绳 三、穗子
    一、符面:用电脑彩喷打出大福字,也可用佛像、菩萨像,背面可用“真善忍好”“法轮大法好”或其它真象短句。
    二、挂绳:用彩色的青纶绳或旗穗绳做挂绳都可以,可在绳上串一些塑料彩珠做陪衬更会增加光彩。
    三、穗子:用做旗穗的彩绳,制作方法如下:
    1、把彩绳剪成穗子长短的2倍。
    2、用A4纸卷成香烟粗细的纸卷,挺实点好,要实心的,然后切断成2厘米长短的小纸卷。
    3、用同色的缝线(普通缝衣服的线即可,但得挑选适合的颜色)把等长的旗穗绳(13—14根)在中间系紧,用针缝在2厘米的小纸卷一端上,在用旗穗绳(1根)将等长的旗穗绳均匀的缠在小纸卷上,在用线串上彩珠,缝在符面上。


    用信件讲真象小经验

    现在大陆的各大城市可能都有了信件过滤机或人工过滤,这样使我们的讲真象信件会损失一部分。一般我们的真象信件为了尽量多写些真象内容,都会把信写得满满的不留空白。这样只要透过信封,有时用肉眼都可以看到其内容。

    我想出了一个简单的方法:就是在我们打印信件时无论是否用双面打印,最后一面留半页的空白就可以了,折的时候空白的半面留在最外面,这样我们折叠好信纸时刚好外面看是空白的纸,这样用肉眼是看不到信件内容了。因为外面看是白纸,而里面的字是反过来的,再加上用好一点的厚一点的信封,或者最后半页干脆打上一段常人的知识、文章之类(这个做法有待商议)就更难看出来了,我想就是可以透视信件的过滤机要分捡出来都有一定难度。还有为增加识别难度也可以适当用小一点的字体(也不能太小,要照顾到近视和老年人群)。

    我想我们用不同的纸张,不同的信封,不同的笔,不同的人书写,这些都足可以保证讲真象信件的安全,当然更重要的还是靠我们更深入地学法,正念加持,一切困难都可以克服的。

    不当之处,请大家指出。


    包装光盘和快速撕下海绵胶的简便方法

    把光盘刻录好后,还要把光盘装好才能派发,为了简单快捷,可购买装光盘的纸装,这些纸装在电脑店或卖空白光盘的店铺有出售。这种纸装大部分是用纸做的,只是在纸装的一面有一个光盘大小的部分是用透明的薄塑料纸做的,大概5、6分钱一个。用WORD编辑好“新年贺岁片”“VCD赠品”之类的小标语,打印在不干胶上,然后用工具刀把不干胶有字的那层(不干胶有两层)割开,但不要把它与没字的那层割断(割断后不好撕下来贴),这时就可很轻易的把小标语撕下来,贴在纸装的透明纸上。这样做方便快捷,很适合于资料点大量包装光盘。派发时还可把海绵双面胶的一面粘在光盘装上,另一面撕开一条缝,把不干胶或海绵胶剪成一条很小的纸条,对折,把它折成两都是光滑的,然后把它放入海绵双面胶的小缝里,但要把小纸条留出一小段,去派发时就可很快的从放有小纸条的小缝里把海绵胶不粘的那面撕下来,迅速把光盘粘到众生的门上。


    贴光盘贴的方法

    我在贴光盘纸的时候总结了一点小经验,请同修一起研究。

    在贴光盘贴的时候总是容易贴不到正中间去,我在贴的时候是把标纸带胶的一面向上放置于平整桌面上,然后把衬纸剪成四片,光滑面朝下贴在标纸胶面上成“井”字型排列,只留出中间的圆孔及周围半厘米左右的位置。再把光盘背面对准标纸圆孔贴下去,撕去衬纸贴上其余部分就好了。

    这个方法就算是一次放不准也没关系,可以把光盘拿下来再贴。这个方法不会损坏光盘(因为贴的面积小),也不会因贴标纸的时候标纸贴到其他地方而损坏标贴。

    成文:2005年03月19日  发稿:2005年03月21日  更新:2005年03月20日 21:51:37


    意见建议请寄 feedback@minghui.org
    明慧网版权所有 © 1999-2005 MINGHUI.ORG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