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H Banner
  • 按日浏览  
  • 订阅明慧  
  • 网站地图  
  • 下载中心  
  •  
     
  • 【神传文化】广成子(图)
  • 【神传文化】农历新年一二三
  • 传神的汉字
  • 考古发现:16万年前古人与现代人相似
  • 前世今生:前生乱佛法,今世饥寒苦
  • 中国古籍中亵渎佛法者遭报的故事(下)
  • 中国古籍中亵渎佛法者遭报的故事(上)
  • 集异记:无知士卒渎圣迹 暴死暴亡遭报应
  • 谈古论今话“嫉妒”
  • 唐代山水派诗人与修炼的渊源关系
  • 大名鼎鼎的"Nero Burning Rom"软件背后
  • “快鸟”卫星锁定 “挪亚方舟”
  • 史海寻踪偶得(三):清心寡欲
  • 潭柘寺法师度恶虎的故事
  •  

    首页 > 天人之际 > 文史漫谈


    【神传文化】吃饺子


     
      打印版本


    【明慧网二零零五年二月八日】饺子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民间吃食,深受老百姓的欢迎,民间有“好吃不过饺子”的俗语。每逢新年,饺子更成为一种应时不可缺少的佳期肴。

    据三国魏人张揖著的《广雅》记载那时已有形如月牙称为“馄饨”的食品,和现在的饺子形状基本类似。到南北朝时,馄饨“形如偃月,天下通食”。据推测,那时的饺子煮熟以后,不是捞出来单独吃,而是和汤一起盛在碗里混着吃,所以当时的人们把饺子叫“馄饨”。这种吃法在我国的一些地区仍然流行,如河南、陕西等地的人吃饺子,要在汤里放些香菜、葱花、虾皮、韭菜等小料。

    大约到了唐代,饺子已经变得和现在的饺子一模一样,而且是捞出来放在盘子里单独吃。

    宋代称饺子为“角儿”,它是后世“饺子”一词的词源。这种写法,在其后的元、明、清及民国间仍可见到。

    元朝称饺子为“扁食”。明朝万历年间沈榜的《宛署杂记》记载:“元旦拜年……作匾食”。刘若愚的《酌中志》载:“初一日正旦节……吃水果点心,即匾食也。”元明朝“匾食”的“匾”,如今已通作“扁”。“扁食”一名,可能出自蒙古语。

    清朝时,出现了诸如“饺儿”、“水点心”、“煮饽饽”等有关饺子的新的称谓。饺子名称的增多,说明其流传的地域在不断扩大。

    中国民间过年吃饺子的习俗在明清时已有相当盛行。饺子一般要在年三十晚上12点以前包好,待到半夜子时吃,这时正是农历正月初一的伊始,吃饺子取“更岁交子”之意,“子”为“子时”,交与“饺”谐音,有“喜庆团圆”和“吉祥如意”的意思。


    明慧网版权所有 © 1999-2009 MINGHUI.ORG
      推荐给朋友
      意见和建议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