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www.minghui.org/mh/articles/2005/11/8/114007p.html


借口与逃避


文/长春大法弟子

【明慧网2005年11月8日】一段时间以来,自己总有一种感觉,一种距离感,不是溶于法中,而是如隔层纱,似见非见,似明非明,究竟是什么阻碍着我?大法中修炼,我本应该是清醒的,理智的,智慧的;为何有这种如隔层纱的感觉呢?我知道我有必要好好的问一问自己了,知道自己应该“少息自省添正念 明析不足再精進”(《洪吟(二)》)了。

一、 大法是出发点,而不是解释自己行为的借口

作为一个修炼的人,是以大法的要求为出发点去做一切事的;也就是说,我们做任何事要首先想到自己是一个修炼人。而不是在事后,才去想自己的行为是否符合大法的要求。因为一旦在事后才去想,有时就会由于执著心不去而从法中为自己找理由,也就不免会断章取义。

比如说,当初我由于懒惰不愿意炼功,不去炼的时候,知道不对,过后再想的时候,就给自己找了一个理由:炼功转化本体,那我就不要本体了,反正也不是都带本体的。就这一念,使我在炼功这个问题上始终没有彻底突破。“邪恶的生命就专门找你执著的思想去加强它、达到能被其控制的目地,被魔利用后表现出来的邪悟还觉得是在理上,还自己断章取义的从法中找为自己辩护的理由。”(2001年《在华盛顿DC法会上讲法》)没有人说过我邪悟,可我知道最起码在这个问题上,我是由于自己的执著,从而被魔钻了空子了,甚至是在一段时间之内被控制了。所以一旦自己总是去反复衡量一件事的对与错时,一定是有要掩盖的东西;否则,真正站在大法的要求角度出发,自然知道如何做好,还去反复想什么呢?

二、执著于表面,还是升华内心

当我们在大法中为自己寻求理由或借口时,就一定是在想证明自己是对的,也不过是证明自己的表面所为是对的。神看一个人,不是看在这件事中谁对谁错,而是看在事情中的心性。“表面的改变是给别人看的,你能不能得度是自心的改变与升华,那里不变就提高不了,什么也得不到。”(《大法不可被利用》)有时当发生一件事时,表面表现的好象挺平和的,可内心却是执著的不行,无数的念头在那翻腾;还有的时候,明明知道是考验,还要和人去讲一讲什么道理,自己心里还在对自己说:其实我是不执著的,我只不过说说而已。既然都不执著了,还说什么呢,说了,那不就是放不下了吗?

三、认清执著,别走极端

前一段时间,由于被迫害失去工作,就什么都不想做了,工作好象可有可无,所以也没有主动去找工作,也不愿和常人谈及工作的事,认为他们无法理解修炼的人。而自己也没有因为有更多的时间修炼,从而有一个更好的状态。而是变得越来越不愿意和常人直接接触。后来在同修的提醒下,认真向内找,发现了自己的许多执著:执著时间,害怕辛苦,执著做事,依赖别人等。当认识到这些之后,我开始主动找工作,一切顺利,自不必多说。

“我们是修炼人,人在俗世中、念在方外的人”(《2005年曼哈顿国际法会讲法》),我们不执于世间的一切不等于要失去世间的一切,而且我们就是这样的修炼方式。其中还有其重大的历史使命:“你们今天所做的就是给未来开创的,这条路就是这样走。这是最正的一条路,未来的修炼人会参照的,所以你们不能出现任何偏激的事,也不能走任何的极端,那也会人为的自己给自己制造障碍、制造麻烦。”(《在2004年美国西部法会上的讲法》)其实,我们都清楚,一切问题的出现,无非是人心反映出来。去掉它,就是修。你掩盖你的人心,那它就遮盖你的慧眼,让你去雾里看花,水中望月。

此文已经写出来很久了,今天读同修文章,才发现自己长期以来隐藏很深的,而又无时不在却没有及时修去的一颗心——逃避心。比如说,很多不想这样、不想那样,想来无非是不想有问题、不想有矛盾、不想触及自己的心。于是逃了,把要去的心打个包装封闭起来,看似已无,实则更顽固,渐渐顽固到脆弱的程度。碰不得了,就要去保护——掩盖。所以去的只是表面人心,那些人心和观念的根子未动。难怪自己在一些问题上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回想起来,有很多时候,自己是选择了逃避的,有时为了找借口,说的好听点儿叫回避,还有更狡猾的、变异的避重就轻,这种心理,不过就是想好过一点,就是求得暂时的安逸,可是它的根子却是源于那个根深蒂固的私心。

其实自己逃避的是什么?逃避自己立下的誓约,逃避众生的注目与期盼,逃避自己应承担的使命,而这一切却是我们必须去面对的,逃避就等于选择了放弃。

曾经连神的光环都敢于舍去而下到三界之内,今天大法在世间,我们还有什么人心的执著不能舍去呢?

以上仅为个人体悟,不当之处,请同修慈悲指正。

(English Translation: http://www.clearwisdom.net/emh/articles/2005/11/29/67368p.html)

成文:2005年11月07日  发稿:2005年11月08日  更新:2005年11月27日 03:22:48


意见建议请寄 feedback@minghui.org
明慧网版权所有 © 1999-2005 MINGHUI.ORG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