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www.minghui.org/mh/articles/2004/7/8/78941p.html |
唐诗创作研究(一) |
【明慧网2004年7月8日】在证实法的过程中,我们有一些同修采用写唐诗的方式来赞颂师父及大法、讲真象救度众生;有些作品写得很好。提起唐诗创作也许有的同修会觉得很难,认为必须是学文学专业的同修才会写;其实我认为并不难,我们只要了解了唐诗创作的一些规定和技巧,再用大法赋予的智慧是不难写出好作品的。师父说:“比如说,写唐诗,唐诗是什么样,宋词是什么样,元曲是什么样,首先得了解这些东西,然后你再试着写。作为大法弟子来讲,也许你真的想要这样做就能做好,一定会比别人起步快、成熟快,这也是肯定的。”(《在亚太地区学员会议上的讲法》) 写这篇文章的主要目地是把唐诗创作的基本常识介绍给同修,给想進行唐诗创作又不太了解唐诗的同修作为参考。另外一方面,由于唐诗中近体诗的写作规则到宋代以后就失传了,因此从元代至今,一些研究近体诗的学者提出的很多观点都不能客观的反映出唐诗的格律要求,所以我也想在这篇文章中顺便澄清一些历史事实,并提出自己的意见和看法。 一、唐诗的分类、由来及作品欣赏 唐诗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两种;唐人把前代产生的诗体称为古体诗(包括乐府歌行)。把唐代所产生的新诗体(律诗和绝句)称为近(今)体诗。如果说古体诗是传承了唐朝之前历代诗歌创作的精华,那么近体诗就完全是在唐朝形成并兴盛起来的。 从明代开始,研究唐诗的人习惯上把唐诗分为四期,即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并认为近体诗是从“初唐四杰”卢照邻(637-692)、杨炯(650-692)、王勃(649-676)、骆宾王(637-676)开始形成并发展起来的。这种观点在近百年来几乎形成定论了。其实我认为这种观点是错误的。近体诗是唐太宗李世民传给唐人的。根据《全唐诗》中记载,唐太宗李世民写过的近体诗有五律、六律、五绝、七绝、排律。而唐太宗(599-649)在位时,“初唐四杰”有的还是儿童,有的还没出生呢。 《全唐诗》记载了唐太宗李世民写的诗共一卷88首。另外,在《全唐诗》卷27_82【杂曲歌辞•破阵乐】中记载了三首(七绝一首,六律两首)。后世有人认为其中的那首七绝是张祜写的、两首六律是张说写的。我认为这种说法是错误的。根据《新唐书(志第十一 礼乐十一)》记载:[唐之自制乐凡三大舞:一曰《七德舞》,二曰《九功舞》,三曰《上元舞》。《七德舞》者,本名《秦王破阵乐》。太宗为秦王,破刘武周,军中相与作《秦王破阵乐》曲。]。也就是说《破陈乐》本为军乐曲,为唐太宗所造。另据《资治通鉴--卷第一百九十四》记载:[太宗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上之下贞观七年(癸巳,公元六三三年) 春,正月,更名《破陈乐》曰《七德舞》。癸巳,宴三品已上及州牧、蛮夷酋长于玄武门,奏《七德》、《九功》之舞。]。唐朝的舞曲都是载歌载舞的,所以此《破陈乐》的歌词也是当时写的。而张说(667-730河南洛阳人)于唐睿宗及唐玄宗时期在朝为官,跟贞观之治时期相差了几十年,当然不可能是张说写的。至于张祜虽然从史书上无法考证其生卒年代,但从他写的《马嵬坡》《雨霖铃》等诗中我们可以判断出他是唐玄宗时代之后出生的,而且一生未仕,当然也就更不可能写出《破陈乐》这种军乐曲的配乐诗了。 为了让大家对唐诗有更理性的认识,这里介绍几首唐太宗李世民写的诗: 【还陕述怀】 唐太宗李世民 慨然抚长剑,济世岂邀名。星旗纷电举,日羽肃天行。遍野屯万骑,临原驻五营。登山麾武节,背水纵神兵。在昔戎戈动,今来宇宙平。 -- 这首诗属于排律,除了首联外,其余各联均对仗,而且对仗工整。唐太宗写的诗中还有比这更长的排律,因为限于篇幅,这里没有引用。但只要是对诗词有研究的人都知道,排律比较难写,唐朝的诗人中写排律的并不多。 【赋得残菊】 唐太宗李世民 阶兰凝曙霜,岸菊照晨光。露浓晞晚笑,风劲浅残香。细叶凋轻翠,圆花飞碎黄。还持今岁色,复结后年芳。 -- 这首诗是五律,而且四联均对仗。后来在律诗的发展过程中也只是要求第三、四句(颔联)及第五、六句(颈联)对仗就行了。 【辽东山夜临秋】 唐太宗李世民 烟生遥岩隐,月落半崖阴。连山惊鸟乱,隔岫断猿吟。 -- 这首诗采用了五绝的体裁,而且也都用了对仗。贞观十九年八月,唐太宗李世民御驾亲征高丽,诗是到达辽东境内在大军中写的。前两句从字面上的意思我们可以感受到当时夜色的昏沉及边野的荒凉。后两句通过“惊鸟乱”及“断猿吟”衬托出唐朝大军军声远播,鸟兽震骇的气氛,气势相当宏大。我还读出另外一层含义是:大军所到之处,敌人如惊弓之鸟、断吟之猿,注定是要失败的。把猿啼或某种特定的动物比喻成阻挡历史发展的旧势力或恶势力,这种写诗的技巧常被后来的诗人所运用。如李白的《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杜甫的《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韩愈的《调张籍》“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等。 【赋萧瑀】 唐太宗李世民 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勇夫安识义,智者必怀仁。 -- 这首诗也是采用了五绝的体裁写的,而且也都用了对仗。萧瑀字时文,在隋为郡守,后归唐,封宋国公。据《新唐书•萧瑀传》记载,这是唐太宗赐给萧瑀并教导他做人的一首诗。“板”“荡”是《诗经•大雅》中两首诗的题目,内容是写西周的暴君周厉王统治时期黑暗动荡的社会情况,这里用“板荡”比喻黑暗暴政的统治时期。“板荡识诚臣”这句话字面上的意思是:在那种动荡年代更能辨别出一个人的好坏。“臣”泛指当官的及普通百姓。比如现在的中国大陆就是江氏邪恶暴政的统治时期,在这样的一个十恶毒世里,一个人是随波逐流助纣为虐还是坚持真理说真话做个好人;每个人都在他(她)自己的选择中摆放着各自心性的位置。第三句中的“识”应读[zhì],在古汉语中有“记住”的意思。如“小子识之,苛政猛于虎也。——《礼记•檀弓下》” 、“默而识之。——《论语•述而》”等;“勇夫安识义”这句诗字面上的意思是:勇者在任何情况下都能记住义。“安”在古汉语中有“安详,从容不迫”的含义,如“心皆安下切上。——《仪礼•少牢礼》”等。 从上面举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出,唐太宗李世民写的近体诗不仅内涵很深,而且对仗工整,平仄的运用也是很讲究的,所以读起来朗朗上口。后人按照这种方法去搞创作,写出了很多流传千古的佳句: 【登鹳雀楼】 唐•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绝句四首之三】 唐•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 这两首绝句也是采用对仗的方式写的(一般的绝句不要求对仗)。另外杜甫还写了一首《登高》的七律: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 这首七律的四联均对仗,而且采用了多种对仗的技巧。明人胡应麟曾把这首诗誉为古今七言律诗第一。 我认为遵守唐诗的规矩去写诗的时候反而能写出好的作品。千百年来那些脍炙人口的唐诗宋词元曲何尝不是严格按照诗词曲格律的要求写的呢;古人在推敲字句的时候,就是既要考虑词义又要考虑平仄的关系,这刚好是在走正神传的文化,那么神就会给人开启智慧,所以我们发现有一些字在句子中确实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反观近代一些常人写的自由诗,不讲平仄不讲押韵,写出来的东西不仅没有什么内涵,而且读起来也很别扭。 师父说:“中国文化是神传给人的,每一朝文化,就包括这个诗歌,唐诗、宋词、元曲也好,它们都是不同天体来结缘时所带来的给人的文化,所以你们要想写这样的东西最好还是遵守它的规矩。”(《在亚太地区学员会议上的讲法》) 二、唐诗的平仄与押韵 在古汉语中把文字的发音分为四声,也就是平声、上声、去声、入声。在《康熙字典》前面,有一首分四声法的歌诀: 平声平道莫低昂,上声高呼猛烈强,去声分明哀远道,入声短促急收藏。 从中我们可以初步了解古代汉语中四声的大概。古人写诗在斟酌字句时不仅注重字的意思,还很注重字的发音,因为这样的诗读起来才有抑扬顿挫的美感。所以古人依照四声,将文字发音分为平仄两大类。平,包括平声(在《平水韵》中平声还分为上平声和下平声);仄包括上声、去声、入声。而我们现代的汉语四声是:平,包括阴平(例如“单”字的拼音“dān” )、阳平(例如“凡”字的拼音“fán” );仄,包括上声(例如“返”字的拼音“fǎn” )、去声(例如“范”字的拼音“fàn” )。写诗的时候使平仄发音的字交替出现,再加上押韵,这样的诗读起来就特别的美。 请看下面的这首诗: 【破阵乐(一)】 唐太宗李世民 秋风四面足风沙, -- 这首诗是采用七绝中的“首句平起平收式”体裁写的,下面是这个体裁的格律要求(括号表示可平可仄): 需要说明的是“足”字在现代汉语中是发阳平声(zú);而在古汉语中它的发音是去声,依照古代的韵书《平水韵》它属于去声七遇的韵部。“别”字属于入声九屑的韵部。所以这首诗是完全依照七绝诗的格律要求写的。 诗的押韵也就是在规定句子的最后一个字用相同韵母的字。比如上面一首诗中的“沙”、“家”、“涯”就是用来押韵的字,它们的韵母是相同的。隋代的陆法言将四声分为二百零六韵,撰编了《切韵》一书。唐初时许敬宗等人奏请唐太宗批准将二百零六韵中邻近的韵合并起来使用,形成了平水韵,所以唐人写诗实际上用的是《平水韵》。 由于朝代的变迁,不同朝代其官话的发音都有所不同,所以不同朝代的人写诗时用的韵都不太一样。比如元代的作家写的元曲所用的韵就跟唐人写唐诗用的韵就有所不同,主要是因为到了元代,人们吐字发音跟唐朝的人已经不一样了。请看下面的例子: 【山行】 唐•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寒食】 唐•韩翎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这两首诗所用的韵脚都是“斜”、“家”、“花”三个字。我们用现代汉语的发音,这个“斜”字跟“家”“花”两字是不押韵的。而在唐代“斜”字的读音是“xiá(霞)”。在《平水韵》中它们都归入麻韵部;其实在元代时这个字的读音已经发生变化了,比如元曲名家马致远的《双调•风入松》: 眼前红日又西斜,疾似下坡车。晓来清镜添白雪,上床兴鞋履相别。莫笑鸠巢计拙,葫芦提一向妆呆。 这里的“斜”、“车”、“雪”、“别”用现代汉语的读音来读,它们基本是算押韵的。在《中原音韵》中将它们归入车遮韵。跟唐代的发音就不一样了。 从上面的事例我们可以看出,不同朝代由于读音的变化,写诗时所参照的韵书也是不一样的。诗歌是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一种文艺创作形式,如果我们还照过去的读音去写诗,那现代的人读起来可能就会很别扭,特别是我们大法弟子目前写唐诗目地就是为了讲真象救度众生,是给老百姓读和看的,不是写给自己看的。因此我认为写诗时应该用现代汉语的发音来区别平仄和押韵。 为了便于同修写唐诗、宋词、元曲时参考,我将过去的一些韵书按照现代汉语的发音重新整理了一下,删去一些冷僻的字,整理出《新编诗韵》;请同修在实际运用中提出意见给予指正及补充。 三、古体诗 唐诗中的古体诗有每句诗三个字(言)、四字(言)到十一个字(言)的不等。有人说古体诗不讲平仄,我认为不是这样,唐人写的古体诗中还是很注重平仄关系的变化,主要还是为了读起来有抑扬顿挫的美感。比如: 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云……. 从上面例子也可看出,唐朝的诗人写的古体诗不仅注意平仄的变化,甚至还用到了对仗。因此我认为写古体诗有以下几个需要注意的地方: 1 在五言以上的句子中尽量不要出现整句中每个字都读仄声或都是平声。这样的诗读起来会比较拗口。 通过学《洪吟(一)(二)》我悟到师父写的诗有一部分是以古体诗的体裁写的。而我们目前同修们创作的讲真象的长短诗包括一些歌谣(类似古代的乐府歌行)很多是用古体诗的体裁写的,而且写得相当好。我看到我们有些农村的大法弟子虽然文化程度不高,但写出来的讲真象的歌谣非常好,不仅注重押韵,而且注重平仄。我想是因为学了《洪吟(一)(二)》大法给他开启的智慧。 下面这些诗都是摘自明慧网最近一段时期发表的,都是同修写的讲真象的诗或者是从同修写的文章中摘录下来的: •民谣:心里话 九二法光显,大法传世间。健身强体,功效非凡,道德回升,佛光显现。平民称好,达官也炼,洪传世界,修者亿万。一不存物,二不存钱,大道无形,来去自便。谁知江氏,一手遮天,出于嫉妒,突然变脸。说上亿人,超过党员,发展迅速,是想夺权。为了镇压,制造事端,导演自焚,嫁祸修炼。其实大法,国外广传,民主国家,视为模范。纷纷嘉奖,给予宣传,斥责中国,无视人权。奉劝各位,识破谎言,善待大法,洪福无边。 •童谣:小朋友 明如镜 法轮功 真善忍 •劝善短句几首: •莲 •灭恶 下面这首诗是一位同修在写迫害真象文章中用的引言,我觉得写得很好,这样的真象文章也因为这首诗而别具一格: •依法上访遭迫害,秉持正义志不移,人亡家破理何在?孤儿苦、寻父母,亲人涕泣泪如珠,浩气英魂待笔书。 下面这首诗是重庆的一位老年同修参加了师父办的学习班后写的(明慧网6月26日文章《重庆市七旬老人自述被投入劳教所毒打折磨的遭遇》)。这位同修没有读过书,但从学习班上下来后居然能写诗,从这首诗中我们能感受到那种质补、纯真的美;这也是任何华丽的语言所无法替代的: •提笔激动泪珠滚,见师胜似见亲人;高兴之中难入眠,一夜热泪到天明。感谢师父来救度,请师带我脱红尘;勤修苦炼真善忍,去掉常人执著心。脱离苦海缘己到,与世无争师引路,望师察看弟子心。这次师父离我去,不知何时见师尊,祝师平安离重庆,盼师明年来山城。 (待续) |
成文:2004年07月08日 发稿:2004年07月08日 更新:2004年07月11日 10:37:2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