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www.minghui.org/mh/articles/2003/5/14/50275p.html |
〖医山夜话〗从二医案看中医的整体观 |
【明慧网2003年5月14日】上一世纪八十年代,笔者曾经用纯属中医内科的同一常用方剂治愈过两个病人,其疾病分别属于眼科和痔疮科。这两个病例的成功,使笔者对中医越来越细的分科治疗的合理性有过认真的思考,对中医理论的深刻内涵和它涵盖的现象的宽度有了更多的实感。现将此二案列释如下,作为本篇讨论的引子。 案一。XXX,女,不到三十岁,工人。自述在一段时间内眼睛昏花,随后发现眼内已长大片翳子(西医称“白内障”)。去眼科两次,不见好转,翳子转多转大,且有连成一片之势。与眼科医生约定两周后作手术,但又顾虑手术不成功导致双目失明,愿意“试一试”中医内科治疗。观察病人言语轻微,面色晃白;自言倦怠贪睡,不喜言谈,更不想动;查看舌象,苔薄舌软色淡;脉略迟而细。一派中气不足的典型症状。思其眼生翳子必为中气下陷、清阳不举,肝失滋养所致。只要补中益气、提升清阳,可望翳散云开、重见光明,避免手术。故用“补中益气汤”稍加入肝之药。一剂服后,第三天再诊,翳子已减少、变小,病人自觉视力大增。守原方再进二剂,大小翳子全部散净。离两周作手术的日期还有四、五天,病人自去眼科取消手术约定。 案二。XXX,男,三十多岁,工人。多年痔疮不愈,频频复发,发则阻碍行动,常须静卧待其慢慢收回。最近发展到痔疮科医生认为必须动刀的地步。病家偶然得知,内服中药可能有效。自述长期痔痛,睡眠不好,时觉头昏眼花。夏日雨后发病更频。观其面色,暗淡无光;言语轻飘,四肢不健;食多而不长肌肉,睡多而不长精神;查看舌象,苔白微腻,木然无光;脉三部皆有弱相。意其初为阴伤,肾水有亏,水不涵木,肝阳上亢而头昏眼花;木克土而脾伤,则食而无功,水谷精华不能为其所用,终至气血两虚。血虚则不能安眠,故长期睡眠不好;气虚则不能提摄,脾虚则不能疏导,故一遇内外湿邪便致痔疮脱出。法拟补中培土、上提下导。方用“补中益气汤”加莲米、薏仁等建脾疏导。当晚初剂煎服一小碗。次日清晨,满脸笑容来报,昨晚睡眠特佳,今早痔疮如失。 上列二案均以同一内科常用方剂而收到奇异效果,究其所以,无非是坚守了“辨证施治”的原则,而不宥于按疾病分科的束缚。从实践中的观察来看,按病分科容易把医生的思想引入局部细节的考虑中,导致对全局思考的忽视。虽然中医历来就有内外两科治法的区别,但那只是方法的不同,而不是把医生分成不同的类别。张仲景以《伤寒论》和《金匮要略》留名医史,但据称他还能作开胸手术[1];《难经》的直系传人曹原,也是兼精内外科方法,可以开胸洗肠的神医[2]。华佗以外科手术著称,那是当时战争频繁、外伤急症病人特别多的原因。在他失传的典籍中是包括内科方法的。 根据中医的整体观,人体是一个互相关联的整体,任何一部份的问题都是全体的问题,都可根据各部份之间的联系而找到不同的治法。利用五行配五脏以及五行生克制化的原理,分析各脏之间的相互影响,认清疾病的“标本”和传变方向,往往能收到极好的效果。比如我们举的第二个案例中,就得用五行理论来分析不同脏器之间的相互影响并帮助立法处方。 不但人体是一个整体,人体与周围环境又能构成一个整体,互相影响,从而把环境的反常变化表现为人体不同形式的病变。这就是《内经》所讲的“五运六气”的基本观点。“天有五行,御五位,以生寒暑燥湿风;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思忧恐”[3],因此人的情志,进而健康,是应天而变的。“是以升降出入,无器不有”,“四者之有,而贵常守”,“反常则灾害至矣”[4]。“升降出入”即产生万物的运动,是有常有变的,守常即安,反常便“灾害至”。 那么,“人体与周围环境”的概念中,“周围环境”又指多大的范围呢?“太虚寥廓,五运回薄。衰盛不同,损益相从。[5]”这个互相影响的过程可以一层一层地进行下去,直至无穷。六极八荒,“太虚寥廓”,整个宇宙都在其中!有没有谁可以跳出这个互相影响的范围而不在其中呢?有!“与道合同,唯真人也”。因为你要能跳出这个范围,实际上已经达到“不生不化”的超高境界了,而这样的境界就只有通过修炼,修到“与道合同”,修成“真人”[4]。 虽然这里是把治病当作主要的考虑目标,但在病因、病理和治疗方面,却要求医家要具备十分高深的理论修养。实际上,这一部份理论在《内经》中常称为“道”:“天道者,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可以长久。”“善言天者,必应于人;善言古者,必验于今;善言气者,必彰于物;善言应者,同天地之化;善言化言变者,通神明之理。[6]”既然是“道”,那就会“敬之者昌,慢之者亡。无道行私,必得天殃。[3]” 因此,古代医家的最高准则还是“道”,要处处守道,不可“无道行私”,否则“必得天殃”。这就和儒家的圣人,以至佛道各家修炼人的准则一致了。圣人治世,医家治人,所治不同,其理则一。 参考资料 以下各条引文中,凡未注书名者,均引自王冰注解、林亿等校正的《黄帝素问》,即《黄帝内经》的“素问”部份。 |
成文:2003年05月13日 发稿:2003年05月14日 更新:2003年09月21日 02:40:4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