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按日浏览  
  • 订阅明慧  
  • 网站地图  
  •  
     
  • 蝗灾屡见不鲜 蝗虫是魔鬼化身?
  • 蛤蟆进村是上天在警示什么?
  • 风卷黄沙倾天而落,觉者预言再验京城(图)
  • 强烈沙尘横扫吉林
  • 北京日报:中国每年19万人吃错药致死
  •  

    首页 > 天人之际 > 其它


    神州蝗祸 触目惊心(图)


     
      打印机版


    【明慧网2002年6月22日】灾祸年年有,今年特别多。自廿五年前一场蝗虫大灾后,由今年四月开始,蝗军再次集结,并以铺天盖地之势而来,全国十四个省皆告急。(图:大批蝗虫攒集在河边的渔网上喘息,并互相践踏爬行,情景叫人汗毛直竖。)

    据香港壹周刊今年6月报道,整个神州大地,除了一半面临水淹之险外,另一半,已被虫淹。

    其中一个重灾区,则是天津市郊一带平原,飞机虽日夜在天空喷射杀虫水,但蝗虫大军仍以不可遏止之势,向北京城浩浩荡荡挺进。

    汽车驶出天津市,道旁全是茂密的芦苇丛,野生芦苇一望无际。放眼望去,却不见青绿,反而是一片褐红。汽车驶过,发出声响,一大片褐红竟腾空而起,密密麻麻,全是叫人汗毛直竖的蝗虫。

    汽车停下,旷野中除了风声外,便是亿万只虫子咀嚼芦苇的声响,「嚓嚓」之声不断交错汇集,比工厂机械运作还有规律。不消一个晚上,这一带的芦苇将片甲不留。

    *所经之处片甲不留

    蝗虫的习性是日夜都在进食,它主要吃草,并特别爱吃禾稻类植物,如稻、麦、高粱、粟米和竹类的茎叶。杂草和稻田茂密的平原,则是它们最理想栖息地。

    蝗虫扫荡之地,所有植物几乎都被啃个精光,人们眼中原是一片青绿的田野,往往经过一晚,便变成黄沙滚滚的荒地。

    蝗虫不单善于飞翔,而且弹跳力也特强,头顶的一对触角,是嗅觉和触觉合一的器官,它的口部,则是一副强大的咀嚼工具,能咬断多数植物的茎叶。

    最恐怖的情形往往发生在清晨,成千上万的蝗虫会互相拥抱,并结成一个直径过百厘米的大球。整个原野上,便是数不清的蝗虫球在地上滚动。

    飞机正在上空低飞掠过,洒下一大团白雾状的药水,沾上药水的蝗虫,不安地在空中振翅转动,然后抽搐,再一头插向泥土。芦苇地中,布满了褐色屈曲的虫尸。

    当飞机再次掠过时,却起了大风。药水无法集中洒在一处,惊惶失措的蝗虫群乱飞乱撞,部分栽进河中,部分则停留在河边的渔网上喘息。这些虫子待飞机远走后,又再次回到原野中攒集。

    *旱灾后遗症

    「这场人虫战争很难打,往往因为大风的缘故,药水发挥不到什么作用。现在正是六月,将有更多幼虫成长,到时候数目将更多。」天津市的杀虫队队员,虽已疲惫不堪。但仍阻止不了蝗军日益壮大。

    蝗虫肆虐的成因,主要是因为内陆地区持续经年的干旱。当河道、水库的水一旦退去变得干涸时,积存多年的蝗虫卵便会破土而出,再加上去年冬天特别暖和,正适合这些幼虫的发育,所以一踏进四月,蝗虫便爆发式出土。

    而蝗虫的繁殖能力也极强,一只成熟的母虫,每次能衍生出一百多只幼虫。而它们成虫后,也会很快进行交配,并以几何级数递增,再繁殖出下一代。

    至于当局在对付蝗虫的办法上,还只是以飞机洒药为主,但这方法一遇上风大,便无计可施。虽然一些农民想出把大批鸡、鸭放入田中吃虫,但面对数之不尽的蝗虫,仍是杯水车薪,辛苦耕种的农产品,也只能尽入虫腹。

    四川、湖南两地,蝗虫更越省集结汇流,形成声势更为浩大,对农村的破坏力更是无法估计。

    在广东一带餐桌上,「炸蝗虫」(炸飞虾)是一道名菜,但在饱受蝗祸肆虐的内陆一带,则对蝗虫深恶痛绝。


    (英文版:http://www.clearwisdom.net/emh/articles/2002/6/28/23567.html

    (English Translation: http://www.clearwisdom.net/emh/articles/2002/6/28/23567.html)


    明慧网版权所有 © 1999-2004 MINGHUI.ORG
      推荐给朋友
      意见和建议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