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法轮功
修炼园地
社会支持
时事评论
海外消息
大陆消息
明慧期刊
技术参考
天人之际
 
 法轮功简介  
 法轮功简介  
 如何开始学炼法轮功  
 如何开始学炼法轮功  
 法轮大法原著  
 法轮大法原著  
 普度◇济世  
 普度◇济世  
 大法炼功音乐  
 大法炼功音乐  
 正法之路图片展  
 正法之路图片展  
 健康调查报告  
 健康调查报告  
 
 个人修炼  
 个人修炼  
 正法修炼  
 正法修炼  
 修炼传神奇   
 修炼传神奇   
 小弟子园地  
 小弟子园地  
 初学园地   
 初学园地   
 古代修炼故事   
 古代修炼故事   
 
 缘归大法  
 缘归大法  
 道德升华  
 道德升华  
 祛病健身  
 祛病健身  
 法理认识  
 法理认识  
 
 师父评语文章   
 师父评语文章   
 法理切磋   
 法理切磋   
 修炼经历  
 修炼经历  
 特别推荐  
 特别推荐  
 提高心性   
 提高心性   
 从新修炼   
 从新修炼   
 洪法经验交流   
 洪法经验交流   
 其它   
 其它   
 
 讲真相救度世人  
 讲真相救度世人  
 正念化解迫害  
 正念化解迫害  
 用言行证实大法  
 用言行证实大法  
 
 关于正法修炼  
 关于正法修炼  
 关于发正念  
 关于发正念  
 正信正行  
 正信正行  
 
 小朋友的修炼故事  
 小朋友的修炼故事  
 福宝宝童话集  
 福宝宝童话集  
 青少年学大法  
 青少年学大法  
 
 外界褒奖  
 外界褒奖  
 世人正行  
 世人正行  
 各界声援  
 各界声援  
 支持决议  
 支持决议  
 人心渐明  
 人心渐明  
 
 修者评论  
 修者评论  
 澄清事实  
 澄清事实  
 世道人情  
 世道人情  
 外界评论  
 外界评论  
 
 神韵晚会  
 神韵晚会  
 社区活动  
 社区活动  
 声援大陆  
 声援大陆  
 综合报道  
 综合报道  
 媒体报道  
 媒体报道  
 法律起诉  
 法律起诉  
 海外案例  
 海外案例  
 法会掠影  
 法会掠影  
 海外简讯  
 海外简讯  
 
 迫害详情  
 迫害详情  
 综合报道  
 综合报道  
 大陆简讯  
 大陆简讯  
 温故明今  
 温故明今  
 劝善信  
 劝善信  
 声明洗脑作废  
 声明洗脑作废  
 参考资料  
 参考资料  
 
 明慧周报   
 明慧周报   
 明慧周报海外版   
 明慧周报海外版   
 明慧周刊   
 明慧周刊   
 明慧周末   
 明慧周末   
 明慧广播   
 明慧广播   
 真相报章  
 真相报章  
 影视天地  
 影视天地  
 美术美工  
 美术美工  
 音乐创作  
 音乐创作  
 文学创作  
 文学创作  
 电子书   
 电子书   
 其它   
 其它   
 
 综合性资料  
 综合性资料  
 地区性资料  
 地区性资料  
 专题性资料  
 专题性资料  
 
 电视片  
 电视片  
 动画  
 动画  
 闪画  
 闪画  
 
 连环画  
 连环画  
 漫画  
 漫画  
 绘画  
 绘画  
 洪法图片  
 洪法图片  
 贺卡  
 贺卡  
 光盘封面  
 光盘封面  
 其它  
 其它  
 
 歌曲演唱  
 歌曲演唱  
 器乐演奏  
 器乐演奏  
 歌词歌谱  
 歌词歌谱  
 
 小说  
 小说  
 剧本  
 剧本  
 寓言  
 寓言  
 诗歌  
 诗歌  
 民风  
 民风  
 儿歌  
 儿歌  
 对联  
 对联  
 其它  
 其它  
 
 网络突破  
 网络突破  
 计算机技术  
 计算机技术  
 印刷技术  
 印刷技术  
 排版技术  
 排版技术  
 VCD制作  
 VCD制作  
 条幅及标贴  
 条幅及标贴  
 手机安全  
 手机安全  
 磁带制作  
 磁带制作  
 广播电视技术  
 广播电视技术  
 图片和摄影  
 图片和摄影  
 其它  
 其它  
 
 善恶报应  
 善恶报应  
 警世预言   
 警世预言   
 生命奥秘   
 生命奥秘   
 科学我见   
 科学我见   
 宇宙时空   
 宇宙时空   
 文史漫谈   
 文史漫谈   
 其它   
 其它   
 
 善报  
 善报  
 恶报  
 恶报  
 
  • 按日浏览  
  • 订阅明慧  
  • 网站地图  
  •  
     
  • 北京日报:中国每年19万人吃错药致死
  •  

    首页 > 天人之际 > 生命奥秘


    "用理智去证实法、用智慧去讲清真象、用慈悲去洪法与救渡世人"(《理性》)

    打开生死之门 探索灵魂奥秘 (二)


    文/大法弟子
     
      打印机版


    【明慧网2001年3月1日】 二.国际濒死研究学会(IANDS)

    1977年, 世界上第一个研究濒死体验的学术机构在美国成立,标志着濒死体验的研究进入了有组织、有规模的新阶段。学会第一任主席是约翰.奥戴特(John R. Audette),早期成员还有肯尼斯.宁(Kenneth Ring)、瑞.穆迪(Ray Moody)、布鲁斯.格雷森(Bruce Greyson)、麦克尔.萨伯姆(Michael Sabom)等。

    奥戴特在回顾学会20多年的历程时说:“众多研究者通过对濒死体验实例的研究,得出了各自的结论和推断,跨越了宗教和文化的界限,提出了普遍的洞见,在以下几点达成了共识:

    1、我们同属一个整体。
    2、死后有意识/精神存在。
    3、互爱互助最为重要。
    4、有一个全知的上帝,一个神,不受审判,象征无条件的慈恩[注1]。
    5、没有理由惧怕死亡。每个人都应当重新估价自己的价值,以及他在地球上的地位。”

    他还说:“我始终认为,这一领域的探索提供了一个崭新的机会,把科学和宗教联系起来,使全球政治、经济和社会科学的性质发生了改变。我很高兴IANDS能发展起来,希望有一天他发展成为一股力量,使全世界变得美好,我想这正是他存在的目的。”

    1980年末,肯尼斯.宁接任主席,开始了艰难的创业。他为学会的维持和发展作了许多实际工作,除了继续发行学会会员间流传的新闻信函,还把学术期刊《复苏》(Anabiosis)更名为《濒死研究》(Journal of Near-Dearth Studies),扩大了发行量。

    担任刊物主编长达18年的布鲁斯.格雷森回忆说:“20年前,我们办杂志之初,心中怀有无限梦想和忧虑:梦想濒死研究会改变科学、医学乃至整个西方文明,渴望濒死研究者有冲天的精力与热情。今天,我的思想趋于谨慎却更为深刻:我们所作的工作不是要改变文明,而是每时每刻都在改变着人,男人、女人和孩子,使他们精神觉悟,或产生要觉悟的愿望……我工作的首要成果就是心智开阔。我希望国际濒死研究学会在新世纪里不仅动摇西方文明的物质基础,更重要的是他将继续帮助濒死体验着和研究者开阔心胸,广亲博爱,因为这是我们生命的意义。”

    1984年,约翰.亚历山大(John Alexander)担任学会主席,濒死研究开始引起公众关注,描写濒死体验的电视剧上演。在谈到濒死研究将会给21世纪带来什么影响时,亚历山大说:“濒死体验是深刻的哲学思想,在人类和宇宙关系的本质之中,它早已存在。它是每个人循循诱导出的精神领悟,不是被社会大群体所接受与实践的基本原则。对大多数人来说,日常生活中太多因素竞相涌现,促使人思忖生存的意义。当然,现代社会过于强调物质价值而轻视精神价值。我个人认为,一个知识机构不大可能改变这种情况。只有当个人或群体亲身体验到这种改变的必要性时,他们才会有此领悟。”

    1989年,第一届国际濒死研究会年会召开,来自美国、加拿大、欧洲和日本的学者大约200人参加了会议。此后,每年一次的国际会议吸引了众多有兴趣的科学家。从1988年起,法国、德国、挪威、澳大利亚、日本等国相继成立了国际濒死研究学会分会。NDE研究逐渐成为世界生命科学中最前沿的学科,它融现代医学、药理学、心理学、哲学、宗教学与灵学为一体,直指人类自身研究的神秘之地。曾任研究会主席的伊丽莎白.帕特.凡丝克(Elizabeth “Pat” Fenske)说:“我们希望看到所有人都理解濒死研究的深刻内涵:不仅要了解死亡的深意,更要了解生活的精神空间,因为生与死,死与生紧密相连。”

    濒死研究不仅吸引了众多专家学者,也引起了广大群众的兴趣。WebsMostlinked.com调查显示,1998年11月18日到2001年2月17日期间,访问国际濒死研究学会网站(www.iands.org)的人数为842,428,成为全球网站中来访人数最多的前5%之一。学会现任主席南希.依文思.布什(Nancy Evans Bush)充满信心地说:“通过分享濒死研究方面的知识,我相信我们的工作会帮助改变和深化人类对自身的认识。”

    打开生死之门,探索生命奥秘,使生活更有意义,是我们每个人的愿望。爱因斯坦说:“我们所能经历的最美妙的事情就是神秘,它是一切艺术和科学的源泉。还记得电流和不可见光遭人嘲笑的事吗?人类的知识还处在婴儿期。”

    荷兰科学家贝利.考文博士研究过50多个濒死实例,他深信:人体在死亡的那一刹那,的确有某种半物质的成分溢出。他希望有一天可以用科学理论来证实这一见解是正确、科学的:死亡不是结束,而是新生活的开始;精神和物质的界限并不那么分明和格格不入,也许它们在某种情况下是一体。


    明慧网版权所有 © 1999-2004 MINGHUI.ORG
      推荐给朋友
      意见和建议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