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法轮功
修炼园地
社会支持
时事评论
海外消息
大陆消息
明慧期刊
技术参考
天人之际
 
 法轮功简介  
 法轮功简介  
 如何开始学炼法轮功  
 如何开始学炼法轮功  
 法轮大法原著  
 法轮大法原著  
 普度◇济世  
 普度◇济世  
 大法炼功音乐  
 大法炼功音乐  
 正法之路图片展  
 正法之路图片展  
 健康调查报告  
 健康调查报告  
 
 个人修炼  
 个人修炼  
 正法修炼  
 正法修炼  
 修炼传神奇   
 修炼传神奇   
 小弟子园地  
 小弟子园地  
 初学园地   
 初学园地   
 古代修炼故事   
 古代修炼故事   
 
 缘归大法  
 缘归大法  
 道德升华  
 道德升华  
 祛病健身  
 祛病健身  
 法理认识  
 法理认识  
 
 师父评语文章   
 师父评语文章   
 法理切磋   
 法理切磋   
 修炼经历  
 修炼经历  
 特别推荐  
 特别推荐  
 提高心性   
 提高心性   
 从新修炼   
 从新修炼   
 洪法经验交流   
 洪法经验交流   
 其它   
 其它   
 
 讲真相救度世人  
 讲真相救度世人  
 正念化解迫害  
 正念化解迫害  
 用言行证实大法  
 用言行证实大法  
 
 关于正法修炼  
 关于正法修炼  
 关于发正念  
 关于发正念  
 正信正行  
 正信正行  
 
 小朋友的修炼故事  
 小朋友的修炼故事  
 福宝宝童话集  
 福宝宝童话集  
 青少年学大法  
 青少年学大法  
 
 外界褒奖  
 外界褒奖  
 世人正行  
 世人正行  
 各界声援  
 各界声援  
 支持决议  
 支持决议  
 人心渐明  
 人心渐明  
 
 修者评论  
 修者评论  
 澄清事实  
 澄清事实  
 世道人情  
 世道人情  
 外界评论  
 外界评论  
 
 神韵晚会  
 神韵晚会  
 社区活动  
 社区活动  
 声援大陆  
 声援大陆  
 综合报道  
 综合报道  
 媒体报道  
 媒体报道  
 法律起诉  
 法律起诉  
 海外案例  
 海外案例  
 法会掠影  
 法会掠影  
 海外简讯  
 海外简讯  
 
 迫害详情  
 迫害详情  
 综合报道  
 综合报道  
 大陆简讯  
 大陆简讯  
 温故明今  
 温故明今  
 劝善信  
 劝善信  
 声明洗脑作废  
 声明洗脑作废  
 参考资料  
 参考资料  
 
 明慧周报   
 明慧周报   
 明慧周报海外版   
 明慧周报海外版   
 明慧周刊   
 明慧周刊   
 明慧周末   
 明慧周末   
 明慧广播   
 明慧广播   
 真相报章  
 真相报章  
 影视天地  
 影视天地  
 美术美工  
 美术美工  
 音乐创作  
 音乐创作  
 文学创作  
 文学创作  
 电子书   
 电子书   
 其它   
 其它   
 
 综合性资料  
 综合性资料  
 地区性资料  
 地区性资料  
 专题性资料  
 专题性资料  
 
 电视片  
 电视片  
 动画  
 动画  
 闪画  
 闪画  
 
 连环画  
 连环画  
 漫画  
 漫画  
 绘画  
 绘画  
 洪法图片  
 洪法图片  
 贺卡  
 贺卡  
 光盘封面  
 光盘封面  
 其它  
 其它  
 
 歌曲演唱  
 歌曲演唱  
 器乐演奏  
 器乐演奏  
 歌词歌谱  
 歌词歌谱  
 
 小说  
 小说  
 剧本  
 剧本  
 寓言  
 寓言  
 诗歌  
 诗歌  
 民风  
 民风  
 儿歌  
 儿歌  
 对联  
 对联  
 其它  
 其它  
 
 网络突破  
 网络突破  
 计算机技术  
 计算机技术  
 印刷技术  
 印刷技术  
 排版技术  
 排版技术  
 VCD制作  
 VCD制作  
 条幅及标贴  
 条幅及标贴  
 手机安全  
 手机安全  
 磁带制作  
 磁带制作  
 广播电视技术  
 广播电视技术  
 图片和摄影  
 图片和摄影  
 其它  
 其它  
 
 善恶报应  
 善恶报应  
 警世预言   
 警世预言   
 生命奥秘   
 生命奥秘   
 科学我见   
 科学我见   
 宇宙时空   
 宇宙时空   
 文史漫谈   
 文史漫谈   
 其它   
 其它   
 
 善报  
 善报  
 恶报  
 恶报  
 
  • 按日浏览  
  • 订阅明慧  
  • 网站地图  
  •  
     
  • 北京日报:中国每年19万人吃错药致死
  •  

    首页 > 天人之际 > 文史漫谈


    "用理智去证实法、用智慧去讲清真象、用慈悲去洪法与救渡世人"(《理性》)

    中国第二深水湖惊现水下古城


     
      打印机版


    【明慧网2001年1月4日】据博讯1月03日消息 -- 云南一个叫耿卫的潜水爱好者在我国名列第二的深水湖泊抚仙湖,发现水下有类似石板的东西,水底下面那种幽静的感觉立即触动他想象的神经。一时间,他想到百慕大三角、金字塔及“抚仙湖里有一座古城”的传说……闻讯后,昆明《生活新报》与央视记者历时5天进行了实地采访,请看——

    发现“古城”

    去年年底,“澄江抚仙湖水下发现古建筑”的消息在云南不胫而走。2000年11月22日,正在昆明采访的中央电视台记者与昆明《生活新报》记者一起赶往澄江一探虚实。

    一到澄江,记者就急切地约见了“发现者”耿卫。耿卫自我介绍是国际二星级潜水教练,早在1992年5月2日,他在抚仙湖潜水发现水下有一些类似石板的东西,不像天然形成的,水底下面那种幽静的感觉立即触动他想象的神经。一时间,他想到百慕大三角、金字塔及“抚仙湖里有一座古城”的传说……水下的发现是不是史料上记载而今仍找不到任何遗址的俞元古县城呢?他把此事悄悄地告诉了好朋友贺杰,激起了贺杰强烈的好奇心。

    随后不久,耿卫又潜入抚仙湖。据耿卫讲,此次他还发现了石条及类似台阶状的石级,还有石板上的一些圆孔,圆孔中一些类似“石钉”的东西。为了更好地打听这些“发现”的来龙去脉,耿卫与贺杰相约对外保密,四处查找资料以图证实。直到后来他在水下拍了照片,写了报告交到澄江县政府,尔后又拍摄了水下录像,耿卫的“发现”才渐渐公之于众。

    在耿卫的报告中,提到了一个叫吴学艺的人,此人是个渔夫,对水中石头的情况也比较了解。2000年11月23日一早,记者找到了吴学艺。吴现年28岁,从12岁起就开始在抚仙湖上捕鱼。当记者问到他知不知道有“水下古建筑”这回事时,他答“不知道”,只知道那一带有暗礁,当地叫“石龙”。1998年,他经常看到耿卫及其朋友在湖中潜水。有一次,他对耿卫说,这样潜来潜去有什么意思,还不如潜到石堆中看看到底是什么。从那以后,直到现在才知道“水下古建筑”这回事。

    现场目击

    去年11月23日,在了解了耿卫“水下发现”的前后过程后,记者要求看看耿卫在水中拍摄的录像。经过多次商量,耿卫才拿出了未向外界公开的另外几盒带子,说他从发现到如今只向外界公开过其中的一盘带子。

    录像中显示的时间为2000年10月26日15时至16时左右,记者看到不但有耿卫以前所说的东西,而且还有三角形的石体、陶片。但是,无论如何也不能明显感觉到台阶的大体轮廓和斜坡的规模,而耿卫说这堆水下建筑群有七八百平方米。为进一步探究真情,记者提议耿卫当着记者的面再进行一次水下实录。

    11月24日10时30分,临时组成的“探险小组”从耿卫家出发。在快艇上,记者感觉抚仙湖深不可测,蓝不见底。

    12时20分,在找到确切的位置后,耿卫提着防水摄像机,对着湖面上的快艇晃了晃,和助手吴正兵瞬间便沉入水下。

    约20分钟后,冷得有些发抖的耿卫浮出水面,在艇上即时接受了记者的采访,“此次下水我发现了一根石柱,呈比较规则的方形,还有一些红砂石。原来只发现有青石,而且被挂着的鱼网也没有以前多,遗憾的是仍没有找到1998年那次下水发现的石墙。”

    众说纷纭

    为全面了解抚仙湖的情况,去年11月25日,记者采访了当地对抚仙湖比较熟悉的老人及居民。

    张墅(县政协文史委主任):史料上最早记载的俞元县是在公元前106年。从历史的考证来看,现在的水位与原来差不多,汉朝时有过灾害,元朝时有过地震,但一直未予记载。我没看到录像,如果真是建筑物,那至少是1000多年前的了。

    杨应康(原澄江县文化局局长):抚仙湖现在的位置是由于原来地层的挤压造成的,湖内很可能有个槽,有陡有平。现在湖边有几个村落早在康熙年代就有,当时建在目前的水面下二三米,说明此水位上升不大、下降也不大,最多相差三四米。耿卫的发现可能是一古建筑,发生地震时使附近村落陷进去了。我自己觉得像个码头,那斜坡上石孔内的石钉很可能是拴船用的。

    张庆贵(当地老人):湖水曾经把几块石头推上岸来。有一块的一面特别平整光滑,至今仍在湖边,看上去有明显的人工痕迹。站在附近的山上,能看到宽约20米、长有几百米的“石龙”。

    吴学艺(当地渔民):我常在抚仙湖打鱼,别人说“石龙”一带常挂网,但为了打到大鱼,我常在那一带下网,有一次我觉得这些石头怪怪的,于是就顺手捞了一块石头上来,放在金银山脚下。那一带没有小石头,原来当地人也捞起来一些做成捕鱼的沟帮,看上去是人工雕琢成的,在水位下降时,能隐约看到四五百平方米的石堆。

    专家分析

    在耿卫的“水下发现”消息经媒体报道以后,各路相关专家也纷纷出马,为这一发现作考证。

    据耿卫讲,对他在水中捡到的惟一一块陶片,有关专家看看录像就惊呼:“是东汉的!”同时,类似的专题研讨会、座谈会也开过几个。严谨的科学来不得半点猜想和马虎,学术界保持了冷静,专家们仍在深思与考究之中。

    2000年11月27日,记者采访了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蒋志龙。他分析,从石块的水下堆积结构、石面情况而言,再加上有关石槽上的迹象来看,应该是人工建筑。原任云南省文化厅文物处处长的邱先充则指出那些石块的堆砌决不是原始的堆垒,从纹理上、组合上、搭配上都说不过去,应该定为“有人工痕迹的水下堆积物”。

    据悉,为准确和更加彻底地考证出此次“水下发现”的年代及是不是建筑物一事,云南省不同方面已纷纷组织了部分权威专家对此事进行更深入的考证,相信不久抚仙湖“水下发现”的结果会大白于天下。

    再访耿卫

    为更加详细地了解“水下发现”的一些情况,2000年11月26日,记者再次采访了耿卫。

    耿卫首先非常明确地否认了湖底下是小石山,同时强调,连同此次下水,他已下去38次。当他潜到水下25米时,感觉到水下面还有东西,只是石头要比已发现的小一些,另外他还发现有两交叉状的石板,周围的石条连在一起组成一个圆形。

    耿卫还谈到,在前前后后的针对性潜水中,他发现石头的排列有些规则,即有红砂石、青石和风化石,红砂石在表面,青石在中间,风化石在最里面。

    谈到下一步的打算时,耿卫说:“我将继续深入探测,争取找到水下那垛墙。”

    疑问重重

    对于耿卫的“水下发现”,种种推测蜂拥而至。

    有人认为是座“古城”,或者就是神秘消失的俞元古城,但是一座城的规模难道只有七八百平方米大?

    有人从斜坡及石孔、石钉推测是古码头,但平缓的斜坡却又为何面对岸边,而形似台阶的那一面又为何对向水的那边?

    有人持宗教祭坛说。如果说是宗教祭坛,那么从目前国内的考古发现来看,还没有以巨石堆垒的祭坛。何况在古代,有谁有能力在水下建如此大的祭坛?

    有人说是古村。从历史上来看,水位并无多大变化,何况全由石头建房的可能性不大,再说又无任何的生产生活工具发现。

    有人推测是旧石器时代的建筑物。但在那种时代,没有任何别的金属工具,又如何人工雕琢,而且那么大的石头,又如何搬运?

    有人说是在俞元古县城存在的那段时期,地震或哪种地壳的运动,导致湖面塌陷,使建筑物倒向湖中。对此说法,首先无史料记载,其次无任何遗址痕迹,再次无任何水中发现证明。

    说法纷纭,到底耿卫的“水下发现”是什么?对此,专家们也保持了比较冷静的心态,看来只好再等等了。

    背景资料

    抚仙湖位于云南澄江县城南面,形状像一个葫芦,位于澄江、江川、华宁三县之间,面积212平方公里,是我国名列第二的深水湖泊,最深处达155米,容水量为滇池的12.7倍。

    抚仙湖的形成,大约起始于地质年代第三纪末。历史上水位无具体记载,但上升和下降幅度不大。

    1992年7月29日,禄充村渔民张之亮从抚仙湖中捕到一条大青鱼,长155厘米,重64公斤。随后,又有一条重达73公斤的“青鱼王”被捕获。

    《澄江府志》曾记载过抚仙湖中有“海马”。据当地人讲,他们也看到过如马一样大的东西,浑身白色,在湖岸上晒太阳,在水面上行走如飞。根据史料记载及现代人们所见,抚仙湖中确实有这种动物,但究竟是什么动物?至今仍是一个谜。

    1980年,渔民在湖中打鱼时,从湖中网起一具人的尸体,尸体的表面有一层白色的硬壳包裹着。据有关专家分析,这尸体在冰冷的深水中年代久远,既没腐烂,也没有被鱼虾吃掉,完整地保存下来,以致形成了一层白色的硬壳。但究竟有多少年了?那层白色的硬壳又是什么东西?是怎样形成的?至今仍是个谜。据了解,目前此尸体在有关部门保存着。

    据悉,几年前,两渔民打鱼时不慎落水,但渔民们来打捞尸体时无论如何也找不着。第二年8月,尸体仍未上浮,被打捞上来后,尸体保持完好,只是表面被钙化。据传,在抚仙湖中淹死的人尸体不但不腐、不上浮,而且在水中也是直立状态。

    据说没有相当的高度,飞机是不能在抚仙湖上空飞行的,如80年代初,一架直升机飞临抚仙湖上空,突然坠落在湖中四五十米深的地方;抗战时期,一架飞机迷失方向,在湖上超低空飞行,无端坠毁。

    据说,1991年10月24日,抚仙湖东岸海口村张玉翔等人夜间在湖中捕鱼。深夜1时左右,突然大雾弥漫,从湖水中升起一个发光的圆盘样的光环,升出水面后,很快就消失在空中,刚才还离岸很远的渔船,转眼之间就撞在岸边的石埂上。从湖中升起的光环,是不是“飞碟”?也是个谜。

    http://www.peacehall.com


    明慧网版权所有 © 1999-2004 MINGHUI.ORG
      推荐给朋友
      意见和建议
     
    相关文章: